大学生的思想国

“切,

不就是个有钱的艺考生”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特长生和文化生互相之间是看不爽的。

在文化生中流传着一个鄙视链,保送生>快班>普通班>体育生>艺术生。

在十数年来应试教育的熏陶渲染下,大家对一个人的心理评价都是唯高分不破。那些常年盘踞在旁行榜最上游的大神们,是需要“底层人民”仰望的对象,考试之后老师在讲台上骄傲地念出他们的名字成绩

这样的殊荣像一颗种子埋藏在每个低头学习的同学心里。

即使是永远被老师当作反面典型、当作“弱智”来批评的所谓“差生”,也做过一个三好学生的梦;即使是那些被家长老师说作没心没肺,脑子里长草,整天嘻嘻哈哈的同学,也有着想要在成绩单前半部分看见自己的愿望。但是却只能默默无闻,埋头书海。在他们之外还有一群被忽略的同学——特长生

体育生由于每天在操场上汗流浃背,所以大家顶多叫他们一声“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是对于那些艺术生来说,每次提到艺术生,大多数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讥讽的脸色—

 “切,不好好学习,不就是有钱嘛!“

就好比说当时关晓彤考出了北京电影学院第一名的好成绩,一时间“美女学霸”、“天才少女“的美誉被媒体用在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上,许多辅导机构和教辅资料找到关晓彤来代言。

但是与之相伴的并不是表扬,更多的是来自评论的嘲讽:

“切,就她那点分连二本都上不了!艺考就是好啊,都不用学!“

 “这个成绩也敢拿出来炫耀?!媒体就闭眼吹吧,艺考水分多大好像谁不知道似的。“

 “要不是她家里有钱有势,她肯定考不上。艺考生都要走关系的”

评论里少有夸她表现优秀的,反而大多是在说她是艺考生,这些成绩根本不算什么云云。

语气就好像当年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高中同学们。

似乎只要你带上了艺考生的标签,就不会有人在乎你并不比文化生少的付出。

他们在书桌前刷题,寒窗苦读十几年才考上大学;你只需要吃吃喝喝,每天party就轻轻松松985、211。他们在早晨五点起床背单词、背课文以在周考月考中获得好成绩;你却可以八九点起床,打扮得美美的就去教室画点画,唱几首歌就能在考试中得到赞赏。

那些背后的故事没人知道,也没人想了解。

谁管你深夜练习,换了多少管颜料,喝了多少护嗓子的药,又跳坏了多少舞蹈鞋;

谁管你为了自己没时间学文化课,在去外地考试的路上都看文化课的书;

谁又会在乎你不敢吃不敢喝,压力再大也只能喝蔬果汁只为保持老师要求的身材;

谁能了解你为了艺考花了多少钱吃多少苦

谁懂你的梦想你的未来,在他们眼里那不过是不务正业,是走了捷径。

我是一个文化生,经历过早晨五点半起床把小本本举过头顶大声朗读,晚上十点半之后偷偷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书;也有过陪同学半夜偷偷翻墙去网吧看了一夜小哪吒的日子。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谁正名,也不是为了打谁的脸让谁说“真香”,只是大家都有一样的辛苦一样的前程似锦,谁也没有必要瞧不起谁。

那些为了梦想拼尽全力,流血流汗的艺考生和那些一个人在自习室里坐一整天,下课抓紧机会问老师的人同样值得敬佩;

那些在学校不认真听课,第二天早上来抄作业,却内涵艺考生占文化生位置的文化生和那些以为艺考就一了百了,想要用不到三百分的成绩上一本的人一样值得鄙视。

其实,任何一个努力追梦的人都值得我们双目注视。

“你好,我是一名艺考生,不是差等生”!

编辑  | 胡海楠

责编  | 芦    猛

审发  | 王龙龙

本文系中青网教育(ID:zqwjypd)原创

转载请留言并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