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環境,是養成孩子健康三觀的前提,如果孩子接觸的成天都是一些負面情緒的事情,或者結識了不良分子,那麼孩子的三觀也會發生偏移。郭麒麟是一個很守規矩,甚至可以說相對傳統的孩子,對於未來有着自己的規劃,不去選擇繼承自己父親的德雲社什麼的。

說起聽相聲以前還僅僅只是一些老年人的愛好,可隨着德雲社的發展越來越火,很多年輕的羣體也開始愛上了相聲。
論捧逗是相聲的一個老段子,主要是將相聲捧哏與逗哏之間的矛盾戲劇化展示,但是德雲社最擅長的就是老話新說,什麼意思?將老的一些傳統節目,加入年輕人感興趣的素材翻新,讓每一次看到的觀衆,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次的論捧逗德雲社相聲演員燒餅將一個微博上與小嶽嶽撞臉的孩子抱了上來,並且點名讓小嶽嶽解釋,逗得觀衆哈哈大笑。
本來在舞臺上很橫且胡攪蠻纏就是說捧哏不行的小嶽嶽,在看見於謙上臺後,直接跪在了地上,用最橫的語氣,最剛的表情,做最慫的事情,這種“不要臉”的反差讓衆人失笑。
作爲郭德剛的兒子郭麒麟,在這裏的戲份卻並不多,這麼些年德雲社捧火了不少的演員,卻也很少有這個少班主的戲份,甚至他們經常拿郭麒麟少班主的身份開玩笑,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1、長幼尊卑,規矩森嚴
從郭麒麟的個人採訪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提起他的父親,郭麒麟永遠都是謙遜的。我們從郭德剛對於自己育兒方式的隻言片語中也可以聽到,郭德剛對於自己的大兒子要求是很嚴格的,在家裏郭德剛站着,郭麒麟就不敢坐着,在節目裏同臺出現的時候,郭麒麟站的永遠比郭德剛要後退一個肩位,對於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和那麼多同門師哥,從來沒有任何的異心。
郭麒麟是一個很守規矩,甚至可以說相對傳統的孩子,對於未來有着自己的規劃,不去選擇繼承自己父親的德雲社什麼的。對於同事、粉絲十分的有禮貌,在節目裏接梗、拋梗,不讓場面發生尷尬,絲毫不像一個富二代或者星二代的感覺。
郭德剛自己在採訪中也說到過,只有讓孩子在家裏聽慣了那些難聽的話,在外面纔不會被輕易的打到。可以說有些反常理的思想,卻將郭麒麟養成了一個優秀的孩子。
2、如何培養孩子從小處着手、大處着眼的格局
我們要從生活的小事入手,將一些大觀念具象化的教導給孩子,很多事情都要提前的預防,細微末節之處,卻決定着成功與否。比如孩子平時比較懶散,卻因爲年齡較小,你選擇了放任,當孩子逐漸長大,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再改就很難了。又或者孩子從小就被嬌寵慣了,習慣了被別人寵讓,長成了一朵嬌弱的花朵,經受不起一點打擊。
首先我們要開闊孩子的眼界
經常帶着孩子去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既能夠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又可以給孩子樹立自信,朋友多了,圈子大了,看到的東西自然就多了,理解能力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其次培養孩子熱愛生活
多帶着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運動,什麼爬山、遠足、野營之類的,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從生活中教導孩子要認真、對於生命要有敬畏之心,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世界,不再是通過書本里的隻言片語,或者電視裏屏幕裏的景象,感受一下外界的新鮮空氣,感受生命的美好。
最後告訴孩子誤以事小而爲之
告訴孩子對於一件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斷力,這件事情究竟是否有傷害,會對這個大的團體造成什麼影響?不要以爲偷偷沾別人一點便宜是小事,這些事情是最彰顯人品的地方。
3、樹立怎樣的三觀纔是健康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三觀究竟是什麼?自身對於人生的意義,對於人生的思考,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有什麼原則性不可犯,是人的人生觀。世界的一切都是明碼標價的,自身所認爲什麼東西是不可以敷衍的,什麼東西是最重要的,是人的價值觀。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心是什麼樣,世界就是什麼樣”每一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認識世界,這就是世界觀。三觀是獨立存在的,卻又相互交融在一起。
其次,爲什麼都知道積極向上的三觀是健康的,可是什麼樣的三觀纔是不正確的呢?我們常聽到一種說法叫“拜金主義”就是將金錢看得格外重要,注重利益上的交換,對於感情和善良嗤之以鼻。更有一種人因爲自己身的專業才能優秀,但是品質不行,偷雞摸狗,依然可以拿着一個體面的工作,而無人反駁。還有一種人總是夢想這一步登天、一夜暴富等,卻又不肯喫苦受累,所以走上了歪門邪道,開始依附成功者。
最後,如何培養健康的三觀呢?拋開以上的錯誤三觀不談,我們可以將三觀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小時候主要依賴於家長的灌輸,上學後是老師的教導,以及平時自己的思考。
(1、家長的觀察
家長要培養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有了溝通之後,才能及早地察覺孩子的想法,及時的更正孩子偏移的軌道。
(2、環境的影響
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環境,是養成孩子健康三觀的前提,如果孩子接觸的成天都是一些負面情緒的事情,或者結識了不良分子,那麼孩子的三觀也會發生偏移。
(3、孩子自我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孩子的話語中,多加一些引導性的話,讓孩子善於自己思考。比如:你覺得這樣對不對?也可以用身邊的人舉例子,比如:你看鄰居家弟弟今天在外面大喊大叫的,非得要那個玩具,這件事情你是怎麼看的?
三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突然就可以改變的,它需要家長們的耐心和持之以恆的引導,對於健康的三觀形成,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