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們正在試圖描繪一幅前所未有的清晰畫面,以展示動物大腦如何處理社交信息——如羣體中的地位和競爭優勢,同伴的呼喚和叫聲等。對於小鼠和狨猴的新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一系列由社會功能缺陷所引發的障礙以及在人類的大腦中起同樣作用的機制。利用來自腦細胞活動的成像軟件、神經元病毒示蹤技術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技術得到的影像,我們可以觀察和追蹤動物大腦在社會交往實驗中的活動情況。這項研究結果引起了社會學習障礙(例如自閉症譜系障礙)領域的研究者們極大的興趣。

會議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下:

1.阻斷或從基因上關閉特定神經肽的受體可減少小鼠的攻擊行爲,爲治療表現出攻擊性的社交障礙提供了新的方案。

2.小鼠大腦中的一小部分細胞決定了它們的社會等級和競爭成功性,爲競爭行爲和社會學習的基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狨猴可以根據叫聲來區別同伴,並且面對羣體的叫聲和單個動物的叫聲,它們對後者表現出更多的神經反應。這種潛在的神經反應表明狨猴和人類對聲音的感知有一個共同的神經機制。

4.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從控制社會行爲的大腦網絡中嵌入或獲取控制老鼠發聲的神經迴路,這有助於增進我們對社交神經基礎的認識。

麻省理工學院的新聞發佈會主持人 Kay Tye博士說:“能將腦區放大並且讓我們觀察到腦神經之間如此詳細的交流互動的技術爲我們提供了令人着迷的信息。無論是對於叫聲和呼喚的認知,還是在競爭環境下的社會地位,我們正在着手建立一個大腦處理社會互動信息的圖景,這爲治療社會功能的機能障礙性疾病提供了機會。”

編譯:小貝 審稿:alone 責編:張夢

原文鏈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1/sfn-ngi102218.php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爲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