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8月10日電 (唐貴江 關悅)廣州南沙保稅港區(二期)8月10日通過驗收,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發展再添助力,同時標誌着廣州市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港口物流業的發展邁出新步伐。

資料圖:香港市民在輪船上拍攝港珠澳大橋香港段。 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廣州南沙保稅港區位於廣州南沙開發區東南部,珠江入海口西側,2008年10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設有港口區、物流區和加工區三大功能區。2009年7月,南沙保稅港區(一期)3.7平方千米通過國家驗收,2009年底封關運作,成爲中國第五個、廣東省第一個通過國家正式驗收的保稅港區。

作爲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的核心區域,南沙保稅港區(一期)封關運作以來,業務模式不斷拓展,發展規模穩步擴大。2017年港區內企業進出口貨值73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3.3%;港口區集裝箱吞吐量1406萬標箱,同比增長10.5%;外貿集裝箱吞吐量521萬標箱,同比增長8.1%;國內外航線122條,比上年同期新增10條。

目前已開展保稅倉儲、國際轉口貿易、國際採購分銷配送、國際中轉、生產加工、港口作業等多種業務模式。2010年9月被授予廣東省“十大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稱號。

當下保稅港區範圍內註冊企業已達上千家,航運物流的集聚促進和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新業態快速增長,建立跨境電商“南沙模式”,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保持增長,2017年進口額達71.7億元,佔全國網購保稅進口總額的1/6。2017年市場採購(含旅遊購物出口)貨值528.3億元,覆蓋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將在南沙保稅港區(二期)通過驗收的基礎上,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做大做強國際集拼、國際採購與配送、國際中轉,打造高端商品保稅展示中心,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在廣東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發揮更大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