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口述:AI創業兩年 積蓄花光 重回職場敲代碼

  

  作者:五五

  初衷

  我算個有想法的人,在大學裏算是風雲人物,學習優秀,是年級幹部,組織社團活動、參加比賽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錯。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學校裏,都是主導性的人。

  在經濟危機那年畢業,即使就職慘淡,我面試上某一線互聯網公司當開發。一年後滿懷雄心壯志的我果斷辭職,和幾位同學創業去了。可兩年後團隊解散,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之後我回到二線城市當程序員,老實打工掙錢,從普通的開發到技術經理,再到初創公司當技術總監,職業發展還可以。可內心一直不甘心給人打工,總想親手創建屬於自己的公司,擁有自由的生活。

  所以在積累了一定的啓動資金後,我在30歲時再次裸辭投身創業大潮中。

  我看好人工智能的市場,在辭職前已開始儲備相關技術知識。隨後辭職在家一年,獨自閉門造車,我用頭髮白了一縷的代價,終於研究出一個智力相當於人類一歲孩子的智能產品。

  我興沖沖地拿着這個機器人前往北京拉投資。將我的創業故事加工完美,以爲憑藉我的技術能力和產品肯定會打動到投資人,可惜,在北京來回奔波一年,我猶如南柯一夢。

  費力拉投資

  我在出發前先投出50份BP郵件,只得到兩份回覆。發現被動聯繫不行,於是改變策略,發動身邊的老師、前同事、朋友幫忙推薦投資者,逐一拜訪他們後,我的資源關係又擴大一圈,這樣再從這些人手裏獲取更高層次的人的聯繫方式。

  我四處奔波拜訪,剛到北京的第一個月,每天約見兩個人,週末去參加校友會和機器人大會,到處連接人脈關係。我不斷根據別人提出的建議修改BP和優化產品,同時積極進入各種圈子:機器人創業羣,校友創業羣等等。

  隨着朋友圈裏的牛人越來越多,參加的飯局越來越高大上,我感到雞血滿滿,感覺自己視野開闊了。每見一個人像打開一扇窗,不斷聽見新鮮的言論,我覺得自己離成功又進了一步。

  可漸漸地,我的熱情在投資人模棱兩可的態度中冷卻,大家嘴上說你搞這個創業不錯,可談到能投資多少錢時,卻沒有人願意掏錢。

  這時候我的身體開始出現狀況:有一回約好投資人,卻在半路身體難受,我咬牙堅持和人會面。卻被告知,如果你這東西早兩年的話,直接拿着BP來,不用拿出產品就能給你錢,現在的話……等我們回去討論下再給你結論吧。

  我渾身乏力地走出門外,天氣炎熱,我卻感到渾身很冷,回家後大病一場。病好後減少廣撒網的頻率,只是從中挑選某些人拜訪。

  同時在籌建公司,我意識到光靠我自己一個人死幹是不行的。於是拉上前同事讓他暫時在業餘時間幫忙做些邊角活。存款不斷在減少,資金的影子沒見到。

  曾有人想投幾十萬,我不同意,這和心裏預期的數目差太多了。我知道這是進場晚了,又沒有名教授加持,大公司是招各大院校的博士做機器人的,我這個小人物…挺難說服投資人。

  那段時間我猶如困獸般,家裏人不理解,家裏全靠妻子的工資支撐着。積蓄如沙子版減少,兼職人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產品沒有質的突破。資金一直沒有談攏,我的兩鬢又添了些白髮。

  我垂死掙扎,離開北京南下,從武漢到廣州、深圳南下找投資人,可仍是顆粒無收。事情沒有一絲好轉,積蓄迅速燒光,最終放棄創業,先謀生吧。在上週我接受一位老總的邀請,回去當碼農。

  失敗總結

  回想這兩年的創業歷程,錢花光了但一事無成。我總結了幾點經驗教訓:

  1.盲目地閉門造車,脫離市場

  辭職後,我租了個小房子當辦公室,興沖沖地研究。在那一年裏我不問世事,也沒找人商量。生怕他們會打擾和動搖我,就自個兒閉關一年埋頭編程。

  自己探索過程中,浪費時間走了不少彎路。如果早點有人指點和商量,這些低級錯誤可以避免。

  2.進場太晚,沒有團隊加持

  剛拿着BP去演講時,被人說了一頓,因爲團隊那隻寫了我一人。大團隊一般是拉上各種高校老師、海歸(專題)博士,一起研究開發的,就我一個小人物是上不了檯面的。

  後來我聯繫了幾位老師和博士,把他們的名字填在BP上,總算把面子工程完善好。可實際開發真只有我一個人,導致做出來的產品較粗糙,在如今市場比較冷靜的情況下,投資人也冷靜圍觀。不像前幾年AI市場纔開始,投資人願意投錢。

  3.產品不夠牛逼,投資人看不到回報前景

  對於融資,投資人從這幾點衡量:在市場上有沒有價值;團隊成員對產品是否認同;用戶價值在哪兒。

  任何投資人最看重的是回報,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讓投資人看到清晰的商業模式和持續產出的勢能。

  這是創業開始就該考慮清楚的東西,資本市場裏沒有利益,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雷軍說的對,創業不是人乾的活,是阿貓阿狗乾的活,如果沒有鋼鐵般的意志,一般人幹不來。事實上我是個天使輪都沒完成的loser,如今我已不年輕了,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創業了,就此回去過平凡的人生。

  還在創業的朋友們,祝你們好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