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任中戲院長趙立濱老師直言:“中戲82表演班是最能代表中戲傳統的一個班級,其中班長倪大紅、團支書張光北功不可沒。偶爾來個機會,都是同學拉他去幫忙,演個大叔、大爺之類的,這就讓倪大紅擁有了一個綽號——倪大爺。

1985年,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終於拍完了。此時已經在雲南片場待了5個月的倪大紅,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給張光北發了一個電報:
“叫上張山、何政軍,四川飯店定一桌!”
他這麼說是有底氣的,因爲戲拍完之後,謝晉導演給了他700塊的片酬,要知道那時候普通月薪才幾十塊錢。

倪大紅這條電報傳到中戲82級表演班,同學們都炸鍋了:
“倪大爺,闊了!”
當時的倪大紅是班長,他走後由張山暫替;張光北是團支書,何政軍是他一個宿舍的。
儘管倪大紅這麼豪氣,但是他的同學們並不想“宰”他,後來決定在張光北家自己燒:何政軍負責採購,張山負責抬煤洗菜,張光北的哥哥張光久負責下廚......

幾天之後,倪大紅回來了。接風宴已經準備好,一班20人喫掉20多塊錢的酒菜。
酒足飯飽之後,倪大紅淚流滿面:
“紅了,紅了!”
他紅了嗎?
10年無戲可拍,顏值是最大的障礙
倪大紅1960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其父母均是哈爾濱話劇院的演員。按理說,出生於藝術家庭的倪大紅走演藝之路也是理所應當。但是他的父母都不認可他的顏值——長得太磕磣,會嚇到觀衆!
中學畢業之後,倪大紅去大慶插隊,那時候汽車少,很多油都用馬車驢車拉。而恰恰倪大紅負責的又是晚班,冬天的大慶冰天雪地,倪大紅的汗溼了又幹,幹了又溼,眉毛鬍鬚上凍的全是冰碴子。多年以後,有觀衆質疑他“面癱”,他淡然地說:“長得急!”可誰又知道是不是寒風凍的呢?

苦和累倒還是次要的,問題是倪大紅熱愛舞臺、想當演員的理想無法實現,對他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大的折磨。於是,他一邊當工人,一邊拼命地自學表演。所幸,由於其父母的關係,他的家中有很多的表演類書籍。
恢復高考後,倪大紅興沖沖地去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老師們一看:這孩子文化課成績出衆,但是形體不過關,“婉拒了”!倪大紅不服氣,又去報考上戲,同樣又被“婉拒”了!這個打擊要擱在一般人身上估計早就放棄了,倪大紅躲被窩裏哭:“說我長得醜就醜唄,偏偏說我形體不好!”這時,他愣了一下——憑什麼長得醜就不能當演員呢?我可以演丑角、反派、壞蛋啊!
就這樣,倪大紅又準備了三四年,專攻丑角、反派,1982年,他終於考上了。

在20個同學之中,倪大紅的年齡最大,又幹過工人,所以大家推選他當班長。可這個班長也挺委屈的:好多同學都開始當主角了,他還時時沒有演出機會!偶爾來個機會,都是同學拉他去幫忙,演個大叔、大爺之類的,這就讓倪大紅擁有了一個綽號——倪大爺!
拍《高山下的花環》時,段雨國這個小角色其實有很多人選,謝晉爲什麼選他,只是因爲他有當工人的經歷,去雲南那邊可能更好適應。這部電影上映之後,一衆主演都火了,誰又記得一個龍套角色段雨國呢?

畢業之後,倪大紅被分配到了國家話劇院。其他同學慢慢都開始在影視領域嶄露頭角,比如張光北和張山在90年就進了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組,一個演呂布,一個演趙雲。而唯獨只有倪大紅,偶爾在影視劇中跑跑龍套,剩下的就是在話劇舞臺上演一些邊緣角色。
這一演就是十年,但是正是在話劇舞臺上的穩紮穩打,鍛鍊了他的演技,爲他拿下了話劇界最高獎項“梅花獎”的同時,也爲他在影視領域爆紅提供了條件。

打破顏值定律,征服各大名導
2006年,電視劇《喬家大院》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攝,原定孫茂才的扮演者因病辭職,整個劇組一片混亂。陳建斌跟導演說:“我認識一個人,沒名氣,但是戲特別穩,我上學的時候就看過他演的話劇。”
結果,孫茂才這個角色讓倪大紅一炮而紅。

看過這部戲的導演張黎正在爲《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的選角頭疼,看了倪大紅的表演之後,當即決定:“嚴嵩就是他了!”要知道當時的倪大紅才47歲而已,他演的嚴嵩卻是80多歲的老人。沒想到,又火了!

此後,倪大紅的演藝之路完全開掛:《天盛長歌》中的寧世徵;《新三國》中國的司馬懿:《正陽門下》的九門提督;《都挺好》中的蘇大強......演一個,火一個!業內人稱其爲“戲油子”——什麼角色都難不倒他,他什麼都能演!
可不管火不火,倪大紅卻一如既往地沉穩、內斂、低調。拍《泥鰍不是魚》的時候,導演要他演出“走路的扭捏感”,他穿了幾個月的小鞋,腳磨得鮮血淋漓;拍《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時候,有一場滾臺階的戲,他愣是堅持不用替身,結果將自己“滾”進了醫院;拍《戰狼》有一場爆破戲,一塊鋼片飛到他腿上,割了一個大口子,他站着紋絲不動......

這樣的演員,哪個觀衆不喜歡,哪個導演不喜歡?
同學是一輩子的,你父母就是我父母
倪大紅當班長的時候硬性規定:每年必須聚一次,每年必須交班費!
他可是說到做到,這個傳統一直堅持了現在,已經38年了。其實不僅倪大紅有這麼大的號召力,其他每個同學都一樣。何政軍父親過最後一個生日想見見兒子的同學們,招呼一打,不管多忙、多遠,同學們立刻放下一切出現在面前。

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張飛的飾演者李靖飛生病沒錢治療,張光北和張山振臂一呼,大家都跟着一起籌錢,其實李靖飛並不是他們的同學。

他們把同學當成了兄弟姐妹,把同學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同時,有超越了同學這個圈子。
現任中戲院長趙立濱老師直言:“中戲82表演班是最能代表中戲傳統的一個班級,其中班長倪大紅、團支書張光北功不可沒!”
從拉車工人,到老戲骨,在真正能夠“大紅”這條路上,倪大紅走了整整36年。涓滴成流,集腋成裘,倪大紅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更重要的是,在那個年代,他能花掉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請同學們喫飯。
所以,所有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
前途慢慢,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慢一步有慢一步的踏實。無論身處困境,還是春風得意,都要做到不忘初心!
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