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俏公主》:“公主童話”國產化!文化教育從“奶瓶”抓起

文:田金雙

提及“公主童話”,觀衆提及的多是迪士尼經典動畫。細數熒屏,迪士尼創作的“公主童話”可謂多多,前者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中的白雪公主、《仙履奇緣》中的仙杜瑞拉公主、《小美人魚》中的愛麗兒公主,中者如《睡美人》中的奧羅拉公主、《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大力士》中的蜜兒公主,後者如《美女與野獸》中的貝兒公主、《鐘樓怪人》中的愛斯梅拉達公主和《花木蘭》中的花木蘭公主。

縱觀迪士尼的“公主熱”,近年來大有襲捲全球且向中國邁進之勢。借“花木蘭從軍”講述迪士尼故事的《花木蘭》就是一例。美國迪士尼動畫襲捲全球,中國本土動畫能否走向世界?答案是肯定的。中國原創動畫電影中《兩個俏公主》的斜刺殺出就是最好的例證。

頗爲好玩的是,絕大多數迪士尼“公主童話”取材於《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乃至《天方夜譚》,公主多是一個公主。而這部未映先火的《兩個俏公主》中卻是兩位來自中西方的公主同時現身攜身冒險,獨闢蹊徑的故事令人期待不小。

值得玩味是,相比迪士尼童話,這部中國本土原創“公主童話”用中國方式講述了一個格林童話式的冒險故事。這部國產動畫電影的編劇,都是90後女性,這也讓該片中更粉紅少女系萌萌的愛情元素有增無減,亦讓這部電影成爲所有女孩都鍾愛的公主故事。善良勇敢的兩位俏公主紅鈴和桃茜,是最好的朋友。兩人在比賽島參加比賽的時候,救下了天鵝國的天鵝王子。當她們得知鷹國的鷹王“拿走”了天鵝王子的聖羽之後,兩人當即決定幫助天鵝王子拿回聖羽。爲了遵守承諾,兩人歷盡艱險,最終拿回聖羽。

我一直強調這樣一個觀點“每個成人都需要一個尿不溼,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奶瓶。”這句話如果套用在文化領域,我們大可以解讀爲每個大人心中都住着一個小孩,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夢幻世界。要知道,就社會心理學分析,每個人的成長都和童年息息相關,所有的苦難和幸福大都與童年經歷有關。在人類的成長史中,“奶瓶文化”對人的一生影響甚遠。《兩個俏公主》中的文化內核亦是如此。

該片中,俏公主紅鈴和桃茜這對跨國閨密參加比賽時無意中救下來自天鵝國的天鵝王子,開啓自己的冒險之旅。影片中紅鈴和男主角鷹王有段對話頗有深意,easy girl小公主問對方自己在他眼中是什麼樣子,鷹王溫柔地注視着她的眼睛說:“陽光、勇敢、無畏,這纔是我眼裏的你。”陽光、勇敢、無畏,寥寥數字,一語點中要害。要知道,這些元素纔是兒童成長中的快樂之源和幸福的土壤。縱觀中西文化,莫不如此。

平心而論,中國原創動畫中的精品之作並不少,前者如大話經典西遊記的《大聖歸來》,中者如日本宮崎動畫媲美的《大魚海棠》,後者如這部貼近中西方觀衆耳熟能詳的格林童話的《兩個俏公主》。如果說《大聖歸來》是反叛少年的精神迴歸,《大魚海棠》是對道家文化的精神解讀的話,《兩個俏公主》則拳打迪士尼,用中國視角對格林童話進行縱深解析。

與其他國產動畫電影不同,《兩個俏公主》以中國傳統文化《山海經》爲背景,而是將故事設定在了一個虛構的大陸。從人物的設定與背景細節來看,背景更趨向于格林童話中的公主故事。這也爲《兩個俏公主》走向國際打下了基礎,這種中國本土元素加國際化視線的創作風格,不失一部進步。甚至我覺得中國原創動畫《兩個俏公主》和迪士尼“公主童話”中的《花木蘭》有得一拼,卻道出了中國孩子的“公主夢”。看來,從文化滲透、反滲透到“公主童話”國產化,文化戰爭更應該從孩子抓住,更應該從“奶瓶”抓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