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cott Barry Kaufman

  翻译 | 林宇豪

  审校 | 酷炫脑

  编辑 |Mandy

  木木木子薇

  一百多年以前,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得出了两项关于人类智力的重大发现。

  第一,智力可以被一个综合因子概括。这一因子把所有和智力相关的测试都联系起来,所以在一项智力测试上得分高的人在其他测试上得分也比较高。

  第二,斯皮尔曼发现综合因子符合的指标无差异性原则:无论用哪种指标来衡量智力,只要测试有足够多的题目并且足够复杂,它就是可靠有效的。

  2018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认知能力,还适用于人类性格的黑暗面。这一由来自德国和丹麦的团队开展的研究发现在人群中也存在一个同样符合“指标无差异性”的“人格黑暗面综合因子”。

  对于常常表现出有违反道德伦理或是社会习俗行为的人群,人格心理学家们把他们身上的特质称为“黑暗特质(dark traits, D-factor)”。在心理学、犯罪学和行为经济学等领域中,科学家们都陆续开展了许多关于黑暗特质的研究。

  一些黑暗特质,如自恋、施虐行...... |Sott

  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似乎发现,不同的黑暗特质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在这些黑暗特质背后,是否也存在一个能将它们全部综合起来的因子呢?

  莫滕·莫斯哈根(Morten Moshagen)与其同事们认为这一黑暗特质综合因子的确存在。

  根据莫斯哈根提出的定义,黑暗特质综合因子指的是人身上一种为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不惜牺牲别人,并自我合理化的这种恶意行为倾向。也就是说,在黑暗特质综合因子上得分高的人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会愿意去侵犯他人的利益,甚至还可能刻意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黑暗特质综合因子上得分高的人在和他人合作这件事上有着很强的策略性。莫斯哈根预测,在黑暗特质因子上得分高的人如果自己不能获益,那么他们就不会想去提升别人的效用(比如说帮助所需的人),他们也不会因为他人的效用提升而收获自己的效用提升(例如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

  黑暗特质综合因子可能与大量有违道德伦理、社会习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研究者提出,任何一种单独的黑暗特质都至少会与综合因子一个基本特征相契合。比如说,具有自恋这一黑暗特质的人可能坚信自己比其他人来得优越得多;而施虐倾向高的人更倾向通过刻意损害他人的效用来提升自己的效用。

  这一观点说明黑暗特质综合因子和智力综合因子可以进行类比:不同人的语言智力、空间智力和知觉智力都不一样,但其中一种智力较高的人其它智力往往也更高。

  黑暗特质综合因子的具体组成

  通过四个实验,研究人员找到了黑暗特质综合因子的存在证据。在实验中,被试完成了在心理学界已经被广泛研究的九种黑暗特质测试:

  1 / 自我主义:对自我愉悦感和利益的过度关注,并对可能给他人造成的损害视而不见。

  2/马基雅维利主义:喜欢操控他人,做事有很强的策略性。

  3 / 道德脱离:认为道德标准对自己不适用。

  4 / 自恋:将强化自我观念作为生活的核心。

  5 / 心理资格: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值得拥有更多更好的事物。

  6 / 精神变态:缺少情感、冷酷、冲动。

  7 / 施虐性:为了自己的愉悦和享受或为了控制他人而施加生理、心理或性伤害。

  8 / 自我利益:在为社会所重视的领域追求利益,例如物质、社会地位、他人认可、学业或职业成就与快乐。

  9 / 恶意:一种喜欢伤害他人或自己的偏好。伤害可以是社会性、经济性或生理性的,也可以只是给伤害对象造成不方便。

  Niccolò Machiavelli,WordPress

  对研究主要发现的总结

  ● 所有的黑暗特质间都有较强的正相关。而一些特质间的联系比另一些特质来得更紧密:马基雅维利主义、道德脱离、精神变态、施虐性和恶意之间具有最强的相关性。

  ●与综合因子理论框架中的几个要素联系最紧密的测试题目分别是: “我愿意为了我想得到的东西撒谎。”(效用最大化),“有时候为了惩罚别人,我愿意自己承担一定的损失”(减少他人效用),“我认为自己就是比其他人应该得到更多”(为自己的恶意行为申辩)。

  ●在黑暗特质综合因子上得分高的人更可能追求能为自己带来金钱利益的机会,并且更可能为此表现出不道德行为(作弊)。

  ●正如研究者所预期的,黑暗特质综合因子和各种指标间都有相关性。它与自我中心、支配性、冲动型、不敏感性、权力、攻击性有正面相关,并和抚慰、道德内化、换位思考、真诚、公平、贪婪规避以及谦虚有负面相关。

  ●研究证据支持Spearman 提出的指标无差异性原则。黑暗特质综合因子概括了许多不同黑暗特质的核心,但却没有与任何单独一个黑暗特质相重合。研究人员甚至发现,即使随机去除50%的题目,所有的黑暗特质因子之间仍然有非常高的相关性(r >= .93)。

  你的黑暗核心分数是多少?

  看了今天的文章,想必现在的你一定十分好奇自己在黑暗特质综合因子上的得分会是多少。以下便是酷炫脑心理测评中的三个黑暗测试:

  *因某些未知原因(非打开方式不对),此处链接可能会出现跳转不成功的情况。如无法从下方图片链接顺利进入测试,请从更下方的小程序卡片进入测评小程序首页

  主创小姐姐:酷炫脑测评小程序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假如你有任何 idea 或是建议,都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我们的团队一定会看到的

  抑郁、焦虑、孤独症、成人多动症 .......

  更多测试点击进入

  酷炫脑今后还将持续更新测评的类型,希望能让这一小程序能成为真正对你有用的工具!也欢迎大家将它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

  要怎么收藏/转发“酷炫脑测评”给好友呢?

  更多进入小程序的方法

  欢迎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酷炫脑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the-dark-core-of-personality/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想要了解更多的脑科学知识吗?

  即可进入酷炫脑课堂

  ○ 邓宁-克鲁格效应和冒充者综合症

  ○不必为悲伤担忧:忧郁的日子也有益处

  ○迷思:人类当真只用了10%的大脑?

  ○人生建议:别再寻找激情了

  ○好朋友可能是最好的大脑保健药

  ○强迫症,脑中不受控的想法

  ○大脑丢弃的线粒体DNA与焦虑、抑郁

  ○你那么聪明为什么还不快乐?

  ○精神病患者的世界是怎样的?

  ○你易焦虑吗?也许是你的智商太高了!

  ○长着真诚脸的人真的更值得信赖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