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业选手跌下马!17只基金清盘七成为债基, 科技基金募集也遇冷 来源:华夏时报网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邸凌月 深圳报道

3月以来,受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影响,“一日售罄”的新基金凤毛麟角,投资者申购热度明显弱于2月,甚至已经有产品延长募集期。

与此同时,清盘基金也在继续,据Choice显示,今年2月以来,截至3月24日,已有17只基金宣布清盘,其中12只债券型基金,占比约七成。

华东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债基清盘可能会持续,因为低利率的大环境导致债券市场的静态收益率太低,之后机构投资者很可能选择能做出稳定超额收益的“固收+”产品,或者直接配被动债基,或者配主动债基里比较热门的几只,一般的产品就会加速淘汰。此外,2016年-2018年委外资金催生大量债基,如今监管趋严导致委外资金赎回,机构定制基金规模大幅缩水,为避免空耗人力物力,只好清盘。

新基金发行降温

受疫情影响新基金的发行从“爆款基”、“日光基”逐渐降温至“延长募集”,尤其是科技主题基金。

2月,睿远均衡价值3年持有期混合全天认购金额突破1200亿元,限额60亿元,配售比例不足5%;招商科技创新、建信科技创新、中邮科技创新精选混合募集上限均为10亿元,不仅“日光”,末日配售比例也均在20%以下。

3月以来,新基金不再“一日售罄”。3月13日发行的景顺长城科技创新混合型基金募集上限为10亿元,用了两个交易日至3月16日结束募集;3月16日,浦银安盛科技创新优选3年封闭运作混合型基金发行,截至3月25日也尚未发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公告;3月17日,民生加银科技创新3年封闭混合基金发行,3月25日还在募集过程中。

值得注意的是,3月20日,平安基金发布公告称,平安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灵活配置基金募集上限10亿元,从3月5日开始发行,原计划募集期截止3月20日,但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该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4月3日。这也是2020年以来主动管理型科技主题基金首次发布延长募集期的公告。

此外,新成立基金数量、发行总份额以及平均发行份额数据更显示出当前市场参与热度明显下降。据Choice显示,截至3月24日,按认购起始日计算,3月以来仅有45只(A、C份额合并)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合计703.15亿份,平均发行份额15.63亿份;相较2月合计发行2088.84亿份、平均发行份额25.17亿份而言,平均相差近10亿份。值得一提的是,单是睿远基金的一只产品就贡献了总发行份额的半壁江山。

债基清盘或持续

权益类基金的热度日渐退去,另一方面,固收产品中的债基也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据Choice显示,今年2月以来,截至3月24日,已有17只基金宣布清盘,其中12只债券型基金(占比约七成)、3只股票型基金、2只混合型基金。与2020年普遍债基清盘不同的是,2019年同期18只基金清盘中9只混合型基金、7只债券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和1只保本基金。

3月20日,融通超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融通超短债债券”)发布公告称,截至2020年3月19日日终,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基金应当终止合同并按照约定履行基金财产清算程序,且无须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2019年四季报显示,融通超短债债券成立于2019年3月19日,募集规模2.58亿元,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该基金资产净值仅为0.16亿元,这意味着,融通超短债债券成立刚满一年规模就缩水超90%,从而迎来清盘。

3月19日,国开泰富睿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同样因为资产净值已连续6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而终止基金合同,在其成立的一年时间,规模缩水近90%。

“其实是有规律的,一般前一年业绩表现好的基金类型次年往往被抢筹,而其他类基金就容易被忽视,不断被赎回,甚至清盘。2019年权益类基金业绩亮眼,2020年投资者自然对债基的关注度就低。”上述公募基金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数据显示,也不乏转型而失效的基金。2月6日,光大保德信添天盈理财发布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结果暨决议生效公告,自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后,该基金将安排不少于20个开放日的集中赎回选择期,集中赎回选择期为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3月5日,到期后,该基金管理人将对投资者未赎回的基金份额及对应的未支付收益统一结转为光大保德信添天盈5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份额。

光大保德信添天盈理财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募集规模3.25亿元,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该基金资产净值为175.24亿元。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