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19年的6月份,徐樹錚一邊命令邊防陸軍向外蒙古進軍,一邊親自跑到外蒙古首府庫倫(現在的烏蘭巴托),給外蒙古當權者談判,迫使其簽字,同意撤銷自制(也就是不搞獨立了)。徐樹錚死後葬在安徽蕭縣白土鎮醴泉村,如今的墓前雜草叢生,石刻也段成好多截,有的也不知卻向,不免讓人感到心寒。

外蒙古,與內蒙古緊密相連,面積多大180萬平方公里,一直以來都歸清鎮府管轄。清朝末年,沙俄不斷侵吞清朝領土,外蒙古漸漸地脫離了清朝管轄,在沙俄的支持下,搞獨立。

1919年的6月份,徐樹錚一邊命令邊防陸軍向外蒙古進軍,一邊親自跑到外蒙古首府庫倫(現在的烏蘭巴托),給外蒙古當權者談判,迫使其簽字,同意撤銷自制(也就是不搞獨立了)。


之後由於北洋軍閥各派爭鬥,徐樹錚被排擠於門外,被迫開始了流亡海外的生活。1925年段祺瑞重新掌權後,應段祺瑞的邀請,徐樹錚回國。見完段祺瑞後,段對徐樹錚說,此時局勢險惡,希望他能離開北京,南下暫避禍亂。


徐樹錚也答應了。當徐樹錚啓程的時候,段祺瑞的桌子上有一張字條,上面寫着十個字:“又錚萬不可南去,去必死”十個字,段祺瑞忙把字條給徐樹錚,徐樹錚看後哈哈大笑,不屑一顧。

12月30日凌晨2點,當徐樹錚乘坐的火車到達廊坊後,國民軍第五師師長張之江率人截住火車,槍殺了徐樹錚。段祺瑞聽後大爲悲痛,但此時他受制於人,無奈沒法爲徐樹錚報仇。徐樹錚死後葬在安徽蕭縣白土鎮醴泉村,如今的墓前雜草叢生,石刻也段成好多截,有的也不知卻向,不免讓人感到心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