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關恐龍滅絕的確切線索,只能通過更加深入的探索去對無數種猜測進行驗證,在衆多說法中,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根據相關研究,在恐龍滅絕之前,裸子植物佔據地球的主導,它們具有明顯的生存優勢,後來由於氣候以及環境等方面的變化,纔有了更加複雜的被子植物,此前以裸子植物爲食的恐龍由於無法適應這種變化而走向滅亡。

筆者:三體-小遙

6500萬年前,統治了地球很長時間的恐龍家族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在生物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謎團。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有關恐龍滅絕的確切線索,只能通過更加深入的探索去對無數種猜測進行驗證,在衆多說法中,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根據前者的相關設想,地球曾經遭到一個直徑較大的小行星撞擊,並且位置很有可能就在今天的加勒比海地區,當時的地球板塊還沒有變成今天的樣子,所以小行星撞擊的痕跡或許已經被掩蓋過去了。

也有一部分地質學家通過勘測發現,地球的岩石層中有薄薄的一層銥元素,並且分佈廣泛,也許就是來自當年撞擊地球的小行星。

但是也有說法認爲,比小行星撞擊相對“溫和”的滅絕方式中,食物短缺或許纔是正解。根據相關研究,在恐龍滅絕之前,裸子植物佔據地球的主導,它們具有明顯的生存優勢,後來由於氣候以及環境等方面的變化,纔有了更加複雜的被子植物,此前以裸子植物爲食的恐龍由於無法適應這種變化而走向滅亡。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物種都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尤其是食草動物,加上當時地球上已經形成了完整而複雜的食物鏈,所以一旦有食草動物因此滅絕,整個食物鏈都會受到影響,包括食物鏈頂端的恐龍家族。

科學家們推測,食物短缺最嚴重的時候,食肉恐龍不得不同類相食。遺憾的是,恐龍最終仍走向了滅亡,這個過程十分漫長,充滿了絕望。

雖然目前後者的說法沒有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但是根據植物學的相關研究,具備很強的說服力。畢竟食物是動物們進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來源,失去了食物,無疑等於走向滅亡。

面對這樣的局面,人們常常感慨時間太過久遠,爲我們尋找證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不過隨着探索的不斷深入,或許未來人們能夠得到一些更重要的線索,爲我們揭開恐龍滅亡的真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