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峯鎮——一場永無止境的夢

(《雙峯》中雙峯鎮的小鎮入口標牌)

“I’ll see you again in 25 years(我將在25年後再次遇見你).”在電視劇《雙峯》第二季的結尾,勞拉·帕爾默對男主角庫珀探員這樣說到。

巧合的是,自1991年《雙峯》劇集被砍至2016年該劇重新啓動,正好經歷了整整25年,也讓這句話沒有食言。

作爲美劇史上最偉大的電視劇之一,《雙峯》曾榮獲艾美、金球和電視評論協會等多項電視劇大獎,觀看人數達到全美人數的三分之一,可以說是當時的現象級美劇。同時,該劇一經播出就成爲了美國cult文化的代表,受到無數觀衆的追捧和研究,並在之後的二十多年影響了無數經典美劇。

雙峯鎮——一場永無止境的夢

故事的一切開始於雙峯鎮那具被河流衝上岸的女屍,不管是大衛·林奇(David Lynch)和馬克·弗羅斯特(Mark Frost)的最初構思還是電視劇劇情本身的起點,都圍繞着這具美麗的屍體還有那個森林密佈的小鎮展開。

《雙峯》故事的主線以及觀衆的最關心的看點都是“誰殺死了女學生勞拉·帕爾默”。原本該劇只有林奇和弗羅斯特拍的一集試播集,講述雙峯小鎮的湖邊發現女學生勞拉的屍體,FBI前來探案的故事,並且也沒有交代真相。但播出後大獲好評,不少觀衆好奇於兇手是誰,於是電視臺以此爲起點開始了劇集製作。但鑑於創作它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以“作品風格怪誕詭異”出名的大衛林奇,《雙峯》自然不僅僅是“找出殺人兇手”那麼簡單了。按照大衛林奇原本的設想,揭露勞拉之死的真兇應當是一個抽絲剝繭極其緩慢的過程,在這個基本骨架之上他希望可以自由發揮。然而這個設想沒有得到電視臺的認可,電視臺爲了挽救收視率給林奇施壓讓他早日揭露真兇,並在真相揭曉後給剩餘的幾集裏不斷給劇情注水添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節。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雙峯》最終能成爲獨特的文化標誌,正是這樣導演、編劇、電視臺和觀衆等多方參與多方影響的產物。

雙峯鎮——一場永無止境的夢

(《雙峯》片頭的第一個鏡頭)

《雙峯》播出至今,劇迷們仍然癡迷地討論着關於這部劇的一切細節,勞拉之死的真兇雖然早已揭曉,但是林奇所創建的“雙峯世界”依然在擴大它的影響。正如上文提到它不僅僅是一部推理劇。早在創造《雙峯》之前,大衛·林奇就憑藉《橡皮頭》《藍絲絨》和《象人》等作品揚名國際影壇,創作一部電視劇對於當時的林奇是比較新鮮的嘗試,也很有吸引力,他認爲電視劇的篇幅和連續的模式可以更好的展現一個故事。而《雙峯》問世的結果卻是讓美劇的深度和拍攝模式都更上一層樓,因此林奇遇上電視劇算是一種雙贏。

人們如此狂熱的討論有關《雙峯》的一切,正是因爲林奇以這個謀殺案爲引子,構建了一個如夢似幻卻無比有生活氣息的小鎮。雙峯小鎮被神祕包裹着,時不時透露出夢境般的虛幻感。但觀衆會覺得這個小鎮是真實存在的,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卻都極具自己的生命力,人們被這起謀殺案帶到了這個神祕的小鎮,在探案的過程中一個個角色登場被觀衆瞭解和喜愛。有劇迷曾調侃雙峯鎮是一個“出軌小鎮”,因爲人人都有多角戀。但正是這些充滿自我意識的情感,使得每個角色都看起來如此真實,不再是單一的爲破案服務的工具。塑造角色的同時林奇還給劇中的各種場景加入可愛的細節,例如討論案情時必定要出現的甜甜圈,經常被提及的小鎮餐廳里美味的咖啡和櫻桃派,這些都是林奇本人的愛好,加入這些卻也讓雙峯小鎮有更加深入人心的真實感。

雙峯鎮——一場永無止境的夢

另一方面,“夢”和“超現實主義”作爲本劇的關鍵元素,也是死忠劇迷津津樂道的一個研究點。而這兩項正是林奇最擅長的,他認爲電影是表達潛意識的最佳途徑,在《雙峯》之前,林奇就有《藍絲絨》這樣講述平靜小鎮背後扭曲的慾望的作品,也有《妖夜慌蹤》來表現夢境與現實的交織。《雙峯》之後,林奇更是將原本作爲同題材電視劇的《穆赫蘭道》素材重新剪輯和拍攝,製作出了21世紀目前最偉大的電影,同樣是迷離夢境與痛苦現實之間難以捉摸。而《雙峯》便是林奇各種靈感的大融合,該劇的男主角庫珀探員通過夢境的提示獲得重要線索,鎮民們也對夢有着獨特的崇敬感。這種對待夢境的嚴肅感似乎也讓全局籠罩的超現實主義氛圍有了合理性,兩者之間也相輔相成。

劇迷們推論劇情發展和分析劇裏細節的種種理論時通常也來自他們對大衛·林奇本人各種信息的解讀。包括林奇製作的唱片和畫作、他之前的電影,甚至還有《雙峯》致敬過的其他文本材料,如林奇喜愛的《迷魂記》和《日落大道》等電影、卡夫卡的文學作品、培根的畫作,任何涉及到林奇喜好的東西都可以被粉絲挖掘出和《雙峯》之間的聯繫。並從中分析林奇創作的靈感來源,更進一步地體會《雙峯》無法完整形容的魅力。

《雙峯》是林奇和衆多主創爲劇迷設下的一個充滿各種誘惑和謎語的迷宮,即便有可能永遠解不開所有謎題甚至找不到出路,但沒人會覺得乏味,反而更加深陷其中。它的傳奇仍在延續,劇中櫻桃派如今已成爲著名甜品,甚至還有專門因爲該劇而誕生的雙峯節。在此之外,還少不了各種古怪的《雙峯》的周邊產品,對於劇迷來說自然也是瞭解雙峯鎮謎團的“重要資料”了。例如大衛·林奇女兒編寫的《勞拉·帕爾默的祕密日記》,馬克·弗羅斯特的兄弟製作的男主戴爾·庫珀的自傳,甚至還將庫珀探員來雙峯鎮後的錄音帶製作成有聲讀物(該錄音帶同樣獲了獎)。2017年,歷經各種波折的《雙峯》第三季播出了,隨之而來的還有編劇弗羅斯特撰寫的《雙峯神祕史》,該書以FBI祕密檔案的形式,總算是把雙峯鎮的各種神祕起源一網打盡,讓一個更加清晰的雙峯世界觀出現在粉絲面前。

雙峯鎮——一場永無止境的夢

雙峯鎮的故事還沒有講完,潛藏在小鎮的邪惡力量也無人知曉是否會捲土重來,這個小鎮如同觀衆心中另類的桃花源,令人念念不忘,也是一個永遠沒有結局的夢。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作者

雙峯鎮——一場永無止境的夢

— END —

本篇內容由新媒介青年文化創作

授權轉載及合作請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