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这首诗里涉及的意象不仅仅是燕子,还有朱雀桥和旁边的野草,乌衣巷和巷口的夕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的还是燕子居家带来的兴亡之感。

南京,古称建邺、建康、石头城、江宁、金陵,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也是唐宋诗人笔下寄寓着最多兴亡之感的城市。在隋唐时期就有六朝古都之称,先后经历了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作为六朝古都,它一直作为宫廷所在地和皇公贵戚的活动中心,歌舞饮宴,竞相奢靡,可谓繁盛至极,但这里也是权力角逐的之地,三百余年间战乱频繁,六个王朝迭番更代,犹如走马灯一般,教人顿生目不暇接之感,直觉兴衰遽变,短暂的豪华亦难以持作凭依。时至大唐,此处已经繁华不在,破败荒芜,抚今追昔,让人生出多少感慨。于是,大量以南京为题材的怀古诗作就出现了。

石头城遗址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在这些寄托兴亡、怀古咏史的诗作中,最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还是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么,为什么刘禹锡的这首诗能够千古流传,被人津津乐道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诗人使用了一个重要意象——燕子。为什么乌衣巷的燕子能够流传千古,我们来听听蒙曼老师的诠释。

乌衣巷

蒙曼老师说,“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是关于燕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就是春天。燕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因为燕子是成双成对的,所以它是爱情的象征。所以你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看见燕子双双飞翔,人们就会觉得自己格外寂寞。除此之外,燕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象,燕子是属于家的,我们常常把它叫做家燕,因为燕子是在人的家里筑巢的,大家都特别欢迎燕子来,为什么呢?古语说燕子不落愁人家,说的是燕子就喜欢那种和乐的生活,或者是那种富贵的、闲适的生活。所以,一个家庭如果能够迎来新燕,或者归雁,那就是好的不得了的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所以,中国古代文人要想写一个家庭有堂皇气象,用什么?用黄鹂、大雁或者其它鸟类,都不对,一定要用燕子。所以晏殊笔下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里面就写出了富贵、闲适的气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的还是燕子居家带来的兴亡之感。别看燕子还是年年到那个屋子里去,但是屋子的主人已经换了,从贵族换成了平民,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实现了。所以燕子会让我们想到什么?想到家,想到变革着的家,想到和平幸福的家。

无可奈何花落去

当然,这首诗里涉及的意象不仅仅是燕子,还有朱雀桥和旁边的野草,乌衣巷和巷口的夕阳。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但犹不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句给人的震撼力具体明显。乌衣巷还是那个乌衣巷,屋子还是那些屋子,燕子还是过去的燕子,但人已经不是过去的人。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两句中,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就这样在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中,表达出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乌衣巷》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乌衣巷的燕子也因此流传千古。所以,千年以后,我们再来到乌衣巷,还会想到那些见证了乌衣巷变化、见证了时代变迁的燕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