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節儉十幾億,小到暖心咖啡,讓世界媒體期待的北京冬奧會

京張高鐵冬奧線列車。冬奧組委供圖

大到節儉十幾億,小到暖心咖啡,讓世界媒體期待的北京冬奧會

列車上記者工作間。冬奧組委供圖

剛剛送走了來京參加北京冬奧會世界新聞機構會議與會代表的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徐濟成,還沒顧上喘一口氣,各種因爲會議耽擱的事又堆在眼前。

說到世界新聞機構會議,徐濟成介紹說,按照國際奧委會相關規定,奧運會承辦城市在進入4年週期後,每年要舉辦轉播商、新聞機構(通訊社)會議各一次。4月舉行的會議,受邀出席會議的9家新聞機構,包括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等4家國際通訊社,以及擁有全球最多受衆的蓋蒂圖片社、歐洲新聞圖片社、日本共同社、今日美國報、紐約時報等世界知名新聞機構。參加會議的基本上是各通訊社的採編主任、技術主任和攝影主任,他們參會目的是確定自己的機構在北京冬奧會時,用什麼樣的設備、享受什麼樣的政策,並瞭解場地、交通、通訊等各方面條件如何。

他們的信息反饋對北京冬奧組委,如何做這些技術和設施設備方面的準備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比如說5G技術,是準備試用還是全面採用?是否採用VLAN技術?雲傳播、雲編輯等等怎麼應用?媒體有需求,你又能做得是否完美?總之,供需雙方都在通過這個會議摸底,但目的是一個:把北京冬奧會的精彩呈現給世界。

需求沒出圈

這次世界新聞機構會議的前三天內容是考察北京和張家口的場館。與會人員大部分參加過北京奧運會的報道工作,對北京奧運會的遺產場館如水立方、五棵松體育館等是非常熟悉的。但這次北京將舉辦的是冬奧會,比賽場地延伸到了延慶和張家口,對他們來說存在着未知領域,帶着疑問考察還是有必要的。 “不過,通過北京奧運會的媒體運行,我們對世界新聞機構的需求還是心裏有數的,他們想到的,我們能夠做到,想不到的,我們也做了充分準備。”徐濟成說。 比如說,我們提供的VLAN技術,可以把照相機直接連到電纜上,0.4秒就可把照片高速傳輸到世界各地,相比無線傳輸具備更好的穩定性。通常每屆奧運會,通訊社要派10名左右的記者,同時還有三四名圖片編輯。有了VLAN,通訊社就可以減少現場編輯名額,轉而加強一線記者的力量。

通往張家口崇禮賽區的高鐵已經在做平臺測試。列車充分考慮到記者的需求,比如超大行李(雪板等)的存放位置、全程5G網絡接入、將餐車改成臨時媒體工作間。雖然從北京到崇禮全程只有50多分鐘,但對記者來說能夠爭分奪秒進行報道工作還是很有必要的。有趣的是,很多新聞機構負責人認爲,列車發車間隔至少要半小時一趟,而北京冬奧組委的方案則是在賽時有比賽期間,發車間隔不會超過10分鐘。

雖然北京冬奧會賽場縱跨兩市三賽區,但因爲合理的佈局設置,每個賽區非常緊湊。當世界新聞機構代表來到張家口古楊樹場館羣時,讓他們最滿意的是跳臺滑雪、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3個比賽場地的結束區彙集在不到3公里的一個弧形區域,省去了記者和觀衆長距離轉場的辛苦。“佈局非常巧妙,環境具有劇場效果,非常專業。”

走過看過之後,世界新聞機構負責人對熟悉的地方更有信心,對生疏的地方也打消了疑問。有着北京奧運會的經歷,他們相信3年後他們的報道工作不會遇到困難。

其實早在2月舉行的轉播商大會上,國際奧委會委員、奧林匹克轉播公司顧問埃裏克斯·吉拉迪就曾表示“在我48年奧運會轉播從業經歷中,北京冬奧會轉播商大會是第一次開了一屆沒有意見和質疑的會議。”

參加本次世界媒體機構會議的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主席、媒體運行總監安東尼·埃德加表示,冬奧會媒體運行與夏奧會相比有其特殊之處,國際奧委會將攜手北京冬奧組委,與各國媒體建立新的夥伴關係,爲他們報道北京冬奧會做好各方面準備。“現在我們對北京冬奧會媒體運行的成功非常有信心。參會代表對北京冬奧會的場館建設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各新聞機構代表獲得了賽區、交通、住宿等方面的豐富信息,可以說現在回去後就能夠開始各自的準備工作了。”

接待更周到

大到節儉十幾億,小到暖心咖啡,讓世界媒體期待的北京冬奧會

世界新聞機構代表參觀正在改造的水立方

記者記得一幅畫面,當世界新聞機構代表見到徐濟成時,馬上說出了幾句“徐濟成語錄”。比如“記者接待記者,朋友招待朋友”,這些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留下的。熟悉徐濟成的人知道,他在新華社有着長時間的奧運採訪報道經歷,一直與世界各大新聞機構人員有着密切的聯繫,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身爲媒體運行部副部長的徐濟成從記者變成媒體服務者,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深切感受到同行服務的專業和周到。

“彼此間的信任和經常性的溝通是我們做好北京冬奧會媒體運行工作的重要保證”徐濟成說。有了2008年的工作經歷,現在的接待工作是“老朋友招待老朋友”。“但並不是說,所有東西要照搬北京奧運會經驗”。徐濟成舉例說,比如在高山滑雪場地的媒體服務,北京冬奧組委沒有太多的直接經驗,不過解決這個問題已經在實施中。北京冬奧組委從服務過索契和平昌冬奧會的國際人才中挑選了很多精兵強將,特別是攝影經理和轉播經理,這也使北京冬奧會媒體運行工作更國際化,踐行了共享辦奧和開放辦奧的理念。

最讓世界新聞機構代表放心的是北京的承諾。比如說,在雪上比賽的山裏,住宿容量有限,他們一度擔心會不會臨時漲價,影響機構制定預算。通過考察,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北京冬奧組委承諾,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規定,一旦酒店價格確定並獲得國際奧委會批准,賽時就不會出現亂漲價的現象。

冬奧組委的工作還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咖啡,這是被稱爲冬季項目採訪記者的必需品,咖啡機被稱爲“加油站”,既可補充能量,又可提神、驅寒,更重要的是給記者帶來了溫馨感受。他們計劃在預算允許的前提下,準備更多口味的咖啡服務記者。

世界新聞機構代表通過考察和參會後相信,北京冬奧組委是一個最懂得媒體需求的組委會,北京冬奧組委工作人員是“熟人辦熟事”,沒必要有過多的擔心。

遺產未竣工

通常作爲奧運會遺產,是經過一屆奧運會使用過的設施,而北京冬奧會的一項遺產,卻是未全面竣工的設施,這就是作爲主新聞中心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

節儉辦奧運並不是省喫儉用那麼簡單,這裏面還需要實事求是的智慧和靈活性。比如說,用於北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的國家會議中心,建成十餘年,完全可以說是新建築,各項設施在世界上至今也是領先的,冬奧會使用不在話下。但問題是,如果再次把國家會議中心當做主新聞中心,那麼它在北京冬奧會前後就要停業22個月,直接的經營損失就要在十幾億,這還不包括由此帶來的間接損失。

於是,一個想法逐步形成,那就是瞄準已經規劃建設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而這項工程在2022年還達不到竣工標準,不過主體結構卻能夠建設到地上三層,加上臨時的外牆結構和機電設備,使用面積完全可以滿足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的需求。這個規劃變更的實現,不僅減少了巨大的經營損失,還可以讓一座未來竣工的建築提前成爲奧運會遺產。這不僅符合國際奧委會新規範的要求,也是北京冬奧會綠色辦奧、節儉辦賽的宗旨,同時爲賽後利用創造了很好的口碑條件。

熟人辦熟事,輕車熟路。但完成工作不是終極目標,“完成到完美需要一個艱辛的過程。”徐濟成說。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吳東/文 饒強/攝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