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資大佬、私募牛人、民間高手不約而同地說了這句話……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裏

A股市場乍暖還寒之時,外資大佬、私募牛人和民間高手卻在罕見地一致唱多。他們的觀點非常明確,毫不含糊,不僅預判市場見底了,在投資上也從防禦轉向了進攻。

敢於在市場低位徘徊之際看多的人是誰?他們的觀點含金量如何?看多的邏輯是否靠譜?轉向進攻,該加倉什麼板塊?

瑞銀資管中國股票主管施斌:

轉守爲攻,看好教育、醫藥以及大金融優質公司

作爲一位在股海沉浮了24年的基金經理,施斌從美股到港股再到A股,經歷了太多的大風大浪,比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美國互聯網泡沫,以及A股的幾輪深度調整,對於投資有着相當深刻的理解。作爲瑞銀資管中國股票主管,施斌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120億美元。

看多的邏輯何在?

施斌觀察到三個方面:一是目前市場估值很低;二是整個市場情緒低落,投資者倉位較低,一旦市場氣氛有所變化,反彈的可能性較大;三是政策頻發,有利於市場長期發展。

談及看好的投資方向,施斌透露,近期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組合從防禦轉爲積極佈局,看好教育、醫藥以及大金融行業中的優質公司。

關於金融行業,施斌認爲目前估值非常低。他最近加倉了一些金融股,包括銀行、保險等。

他長期看好教育行業,認爲未來會演繹強者恆強的格局,龍頭公司會吸納部分退出市場的中小公司的份額,長遠來看現在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此外,施斌還長期看好醫藥行業,認爲經過調整後很多醫藥企業的估值重新變得有吸引力。但未來藥品行業開放程度會更高,藥企將面臨海外優質產品的競爭,對藥品質量的要求更高,因此藥企自身研發能力相當關鍵。從這個角度來講,他長期看好行業內的龍頭企業。

穩健的豐嶺資本金斌:

積極加倉,跟上市場反彈節奏

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金斌,生在一個變革的時代,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遷,也經歷了資本市場的波濤洶湧。

從公募基金的研究總監到私募基金的董事長,金斌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投資框架,穩健的風格爲投資者賺取了不錯的收益,並獲得了不少機構的認可。

熟悉金斌的人說,他是一個靈活的價值投資者。近日,投資風格一向穩健的金斌拋出了一個鮮明的觀點:A股市場見底了!

金斌認爲,如果與美國、歐洲、日本的同類型股票相比,滬深300及上證50這些股票都是最便宜的;如果和近鄰印度相比,A股市場同類型股票甚至要便宜一半。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在股票估值較低的環境下,如果宏觀政策有較大的逆轉,哪怕經濟暫時比較低迷,市場仍有可能會有一個較大反彈。2012年底以及2014年下半年的A股市場,就是典型的案例。

據瞭解,豐嶺資本旗下基金的倉位此前大部分集中在下行風險相對較小、向上有一定空間的金融行業。由於看好市場的反彈,金斌表示,加倉會比較迅速,對於大方向的判斷比持倉結構更爲重要。因此行業配置上並沒有明確的偏好,組合會更加均衡,以求能夠跟上市場反彈節奏。

民間“骨灰級”高手“有力”:

新一輪牛市來了

10月底,淘股吧一位ID名爲“有力”的人士發了一句十分簡短的話:“跌到位了,新一輪牛市來了。”

短短几天之內,這個帖子的瀏覽量超過了25萬,回帖近1600條。業內一位私募人士笑言,大佬現身只說了一句話,卻“炸”出了一堆大佬。

“有力”是誰?

有人稱其爲頂級遊資,也有人稱其爲民間“骨灰級”股市第一代高手。據瞭解,早在閩發論壇的鼎盛時期,“有力”就已成名,此後偶爾現身淘股吧,但極少發聲。此前兩次唱多,均是在牛市初期出來“喊話”,一次是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另一次則是2013年底。

在基金君看來,市場見底並不是靠“喊話”喊出來的,大佬們的判斷是否正確需要交給時間來驗證。市場低迷期,投資者仍然需要時間來恢復信心,但估值便宜就是最大的利好。在這個時點,無論市場是否真的見底了,投資者都不應該再過度悲觀了。

編輯:楊剛

往期回顧

險資、社保等大機構同時看上24只股票,原因竟是……

散戶的倉位、入市意願你知道多少?這裏有一份最新調查

本期責任編輯:張曉光

版權聲明

上海證券報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權利,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編輯、重新發布,否則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聯繫我們:021-38967805。

每一個贊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