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秋季已經過去的差不多了,再過幾天就立冬,從節氣上來說就是冬季了。不過最近天氣還不錯,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寒潮來臨,此時抓住秋季的尾巴,外出垂釣還是比較容易有收穫了。

鯽魚是分佈最廣泛,耐熱耐寒,一年四季可以垂釣的魚種,鯽魚好釣,也不好釣,說好釣是因爲主攻鯽魚,基本都能有收穫,說不好釣,原因在於大鯽魚非常難釣到。既然馬上冬季了,就聊點冬季釣鯽魚的技巧

一、適合初冬垂釣的天氣

釣魚,氣溫是根本,水溫不合適,就沒沒魚口,換句話說到了冬季魚就不好釣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好天氣不多,跟仲秋晚秋比適合釣魚的天氣很少。冬季多風、多陰冷、多寒潮等天氣,只要會引起水溫集聚變化的天氣,都是不利於出釣的。

初冬季節跟晚秋不太相同,整體水溫已經很低了,在晚秋的時候寒潮來臨第一天,是非常好的出釣天氣,其中原因是寒潮剛來,晚秋水溫本身就不低,剛來的寒潮還不會導致水溫急速下降。但是初冬就不行了,降溫第一天就會導致水溫大幅度下降,此時出釣魚幾乎不會開口。但是初冬的雨雪天氣來臨前,通常是氣溫穩定,或者只有小幅度的變化,此時也是可以出釣的。

二、釣位選擇

魚類生存的四要素,食物、水溫、氧氣、躲避天敵,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傾向性。比如春季,水溫事宜,溶氧豐富,此時釣鯽魚以食物豐富的地方爲釣點。

夏季水溫高,氣壓低,此時釣魚就要找水溫涼爽,溶氧豐富的地方。而到了冬季,食物和溶氧都是其次了,找水溫適合的地方纔能找到魚。我們通常說,冬季要找魚而釣之,冬季選釣位的核心就是找到魚躲藏的地方。比如說面南背北的釣位,北岸受到陽光直射,水溫會高一些,而且冬季多北風,選擇此類釣位順風而且迎着陽光,比較舒適。從地形上來說,還是以髒亂差爲主,什麼水中的凹凸處,水中的木樁、石頭堆,什麼水中的水草等等,都是冬季比較適合的釣位。

三、線組搭配

到了初冬,由於水溫低,鯽魚掙扎力度明顯變小,所以冬季釣鯽魚,不管從鯽魚的掙扎力度還是入口性來說,突出就是一個小字。魚竿輕質,細線,小鉤,小魚餌,小浮漂,這樣的配製極大提升線組的靈敏度,而且降低喫餌障礙。

臺釣的話通常主線0.6-0.8,子線0.4-0.6就足夠了,魚鉤以2、3號袖鉤爲宜。冬季釣魚多使用拉餌或者蟲餌,調漂推薦空鉤調平水,釣1、2目,抓小口,中魚率非常高,而且餌料也能保證到底。傳統釣一般使用0.6-0.8的單鉤線組,調漂以鉛墜到底爲宜,爲了提升靈敏度,可以使用雙鉛線組,不但更加靈敏,餌料入口性也更高。

四、餌料搭配

先說窩料,初冬小魚已經很少了,所以打窩還是以虛窩爲主,所謂虛窩就是粉狀霧化窩料多些,顆粒窩料少一些,比如少量酒米加大量炒香的黃豆粉,黃豆粉入水後霧化誘魚,而且擴散很快,少量的酒米可以把鯽魚留在窩中。

再說用餌,使用面餌最好就是拉餌,霧化一定要好,餌團一定要小,魚鉤殘留要少,把握這幾點魚情就不會差。使用蟲餌也可以,紅蟲、蚯蚓都是冬季常用的餌料,但是使用此類窩料記得先打窩。

冬釣什麼最重要?個人認爲還是天氣是第一位的,否則魚就是不開口,然後是釣位和釣法。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冬季使用傳統釣,多大幾個窩,輪流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