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當我們見到西寧五金礦產進出口集團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張鋒總經理時,已是深夜,他的臉上卻毫無倦色,反而洋溢着一股興奮與期待。

作爲我省最大的專門從事優勢產品進出口的外貿公司,西寧五礦集團出口的硅鐵產品早已遠銷東南亞、南美、中東市場,每年爲我省創匯都在一億美元以上,其中硅鐵的出口量,更是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

“我們公司名字是進出口,但是出口佔了90%以上。其實公司也一直很重視進口,一直想開拓進口市場。”張鋒認爲,此次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就是公司拓展進口業務的一大契機,也是公司轉型升級的一大機遇。

在張鋒看來,五礦集團的出口硅鐵量已經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作爲一家純粹的外貿公司,能做到這一步實屬不易。“2014年的時候,我們公司在硅鐵出口方面實現了一億六千萬美元的產值,可以說是創下了奇蹟。”張鋒說道。能達到如此的成就,我省充足的水電、光電資源功不可沒。張鋒說,其實發展硅鐵出口,青海最大的優勢就是電能。

如今,擁有電能優勢的青海硅鐵出口也即將面臨着不上則下的境遇。這一切,隨着進博會的召開迎來了轉機。“我們公司將藉此逐步擴大進口業務,尋求公司的轉型升級。”張鋒說。

其實在此之前,西寧五礦集團也代理進口國一些大型的醫療設備,也與日本多家外貿企業有着長期的合作關係。但我省進口貿易一直以來存在着一個劣勢——拿不下進口訂單。“近些年青海進口貿易額與出口貿易額是在逐漸持平的。”張鋒說,但爲何我省的進口貿易行業發展遲緩?很多時候,由於消息閉塞,我省的外貿訂單有很大一部分被外省的外貿公司搶走了。“很多本省的外貿公司想進口卻苦無門路。很多時候我省有進口訂單的時候,我們都是不知道的。”

對於首屆中國國際進博會,張鋒將其看作是公司發展的一大機遇。“國家層面給你搭建了這麼大一個交易平臺,作爲全省最大的外貿公司如果不來看看,不來分享學習一下經驗,那豈不是馬上要落於人後了?”

當然,作爲一個老外貿人,連續參加過50餘屆廣交會的張鋒對首屆中國國際進博會也有自己的看法。張鋒說,首屆進博會的召開,是我國進一步擴大進口貿易的一種信號,也算是給我們公司走上進口貿易提供了一個機遇,可是藉助進博會來實現公司的轉型升級還將面臨不小的困難。其一是資金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客戶資源問題,再者,省上缺乏相關扶持政策,也給公司轉型帶來了些許困難。但好在,基礎設施方面,曹家堡等保稅物流區的建設給我省進口提供了一份便利。

進博會剛剛開幕,對於此次進博會,張鋒充滿着期待。張鋒表示,未來幾天,西寧五礦將着重就青海省相關行業急需的設備、儀器等方面,與前來參會的外國企業洽談。“只要青海需要的,我們就努力去找,去與對方洽談,簽訂合作意向,甚至現場與對方簽約。”張鋒認爲,進博會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直接對接產品、直接對接客戶的機會。這樣對我省企業最大的好處就是一旦有了合作意向,就可以直接與對方簽約下訂單,減少了中間環節的費用,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此外,首屆進博會還給予了企業達成一定成交量後,減免相關進口關稅的優惠政策,這也是吸引西寧五礦前來參加進博會的動力之一。

本報記者在進博會上體驗模擬飛行器。

作者:鄭思哲 李皓 來源:西海都市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