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6

好好喫飯,好好生活 來自央廣新聞 00:00 09:06

剛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也許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生活兩點一線,每天解決喫飯這件事情就靠着那些小餐館、外賣、路邊攤,彷彿喫飯就如同是生活中不起眼的附屬品。

清早起牀出門,在路邊買幾個包子和一杯豆漿,一邊趕路一邊囫圇吞嚥,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鐘;

午飯也是匆匆忙忙,點外賣是再尋常不過的,從第一口開始就狼吞虎嚥,不管喫的是什麼,又或是什麼味道,一股腦兒就全下了肚,開始下午的工作;

下班後的晚飯時間,拖着疲憊的身體,也總是懶得做飯,於是就習慣在樓下的小餐館隨便點一份晚餐湊合着填飽肚子,抹抹嘴回家。

就這樣,一日三餐就此結束,或許是因爲生活在快節奏時代的我們,對於喫飯這件事早已不再重視。以至於在城市中呆了許久,也沒有一種真正安定的感覺。

《深夜食堂》裏說:食物是能量,是治癒,是珍貴,人間的味道叫做煙火氣。

只有好好喫飯的人,

才懂得如何好好生活。

小的時候,我喫飯一直都很快,飯菜到嘴中還沒嚼幾下就連忙吞下,也沒別的原因,就是爲了趕緊喫完去幹別的事。

可每次去爺爺家喫飯,總免不了被他老人家狠狠批上一頓:“喫飯喫那麼快,嘗明白米飯的味道了嗎?”然後只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慢慢把剩下的飯菜喫完。

長大後才發現,爺爺的話糙理卻不糙。

喫飯是需要細細品嚐的,萬萬急不得,當你耐下性子好好喫飯,會發現最普通的白米飯都是香甜可口的。

從那以後,我喫飯變得細嚼慢嚥,不再在喫飯的時候去想其他的事情。這個好習慣讓我享受到了飯菜的美味,也同時讓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有了同樣的專注。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值得被好好對待,別以爲它不夠起眼,也別以爲它在浪費時間,況且適度的浪費一些時間,又何嘗不是一種得到呢。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誤解,認爲喫飯只不過是生活裏的一件瑣事。好像一旦融於市井家常,陷入柴米油鹽,生活都是一地雞毛,有好多雞飛狗跳,一不小心就成了眼前的苟且。

可是這瑣碎的日常生活,遍地的煙火氣息就真的這麼俗不可耐嗎?

詩人川西說過,人間煙火是好聞而令人流淚的。

太多人只記得煙火氣的瑣碎,卻忘記了它背後的溫暖。白色嫋嫋的煙霧也許是想象中最接近煙火氣的顏色了,不論是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竈臺升起的煙火,還是餐桌上剛出鍋的佳餚美味中散發的熱氣,亦或是飲茶人杯中氤氳而生的霧氣,都讓人感到生活的真切和踏實,讓生命更貼近生活,讓生活更活色生香。

而煙火氣遠遠不止於這些,它關於食物,融於生活,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從好好喫飯開始,好好感受這一份溫暖的饋贈。

喫飯,一件充滿意義的事情

喫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更是一件充滿意義的事情,裏面藏着一個家庭的溫度與未來。

在這個快速、充滿緊迫感的時代,我們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用來彼此陪伴,所以喫飯成爲了一個家庭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

林清玄說:“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喫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在品味美食的過程中,與父母談談工作,與妻子聊聊生活,將一家人在餐桌上的美好時光就此停駐。

一家人,一桌飯,飯香四溢,煙火氣十足。

在人生有限的時光裏,

與家人一起好好喫飯,

是最浪漫的事情,

也是最踏實的幸福。

本期嘉賓:亦佳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華夏之聲、香港之聲主持人

小貼士

每週三,我們推出粉絲“夜聽”專欄!讓更多人聽見你的才華吧!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內容:完整聲音作品(音頻請以問候央廣新聞的網友和自我介紹開篇喲,別忘記附文字稿和個人照片哦)

大家都在看↓

夜聽 | 你沒有活成想要的樣子,不丟臉

夜聽 | “我的拍檔胃癌離世了” 才知道餘生並不長

夜聽 | 奮鬥無止境,我們永遠在路上

來源:圍爐夜讀(ID:weiluyedu_)讀書是一種情懷!每天分享有深度的精品文章,與你共賞。

結束曲:牛奶咖啡《沒時間》

本期編輯:陳欣萌

聽往期節目請戳閱讀原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