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头原来是荒山,没有路,又重新开路,没有地,挖山整地。现在看到的香菇基地就是把山头挖下去,才建成的。”站在郧阳区叶大乡龙潭村的长岭山上,村支部书记吴思平指着前面的山头说。

近日,记者来到偏远的叶大乡龙潭村香菇基地时,吴思平和村民周强正在查看香菇菌棒养护情况。“我原来在十堰市区务工,得知村里今年号召农户发展香菇产业,于是就回来了。”周强一边揭香菇棚架上的塑料布,一边对记者说。

龙潭村山大人稀,抬头看,四周是连绵的群山,低头看,山下是环绕的堵河,这里发展受限,村民建房连选块地基都很难,要在这里发展香菇产业,建设香菇基地更是难上加难。

“乡政府负责人带领香菇种植技术人员来我们这里考察后,说长岭山光照好,适合发展香菇种植,但山上一片荒芜,没有现成的地块,怎么办?”吴思平说,最终商议,修山路,挖山头。

说干就干,在乡、村两级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抢晴天,战雨天,顶烈日,冒酷暑,最终挖土方20万方,挖平山头60亩,搭建了可容纳35万棒香菇菌棒棚架280个。6月17日开工,8月17日完工,仅用60天时间建成香菇产业基地。

“为了赶工期,我们晚上架电线、安灯泡,加班加点挖土方、平场地。场地平整好后,乡里、村里干部和村民又抢时搭建香菇棚架。”施工方介绍说。

吴思平说,叶大以前也有人种香菇,但那是粗加工,没有技术含量,收益小,后来就没有人种植了,但今年发展香菇产业,是响应区里的号召,从点菌、养菌、出菇,全程有公司技术员进行指导,农户种植的香菇采摘后由公司收购,并确定每棒保护价三元,这样就打消了种植户的顾虑。

据悉,现在龙潭村村民都有意愿种植香菇,但考虑到首次种植,也是在探索阶段,今年先采用试点式种植,目前共有11户村民种植香菇76000棒,如果成效明显,明年再扩大规模。龙潭村香菇产业基地是乡里重点打造的集点菌、养菌、出菇、观光、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香菇孵化基地。基本上按照郧阳区香菇小镇的标准来进行建设。

该基地除承担本村菌棒生产种植任务外,还辐射周边皮鼓、毛河、门楼、月亮、虎眼等5个村,连片式经营,规模化发展,统筹利用人力财力资源,直接解决部分村无地可用的难题。

“目前还是养菌阶段,出菇要到11月上旬了。”种植户勾龙说,他今年种植香菇两万棒,首次种植,期待有个好收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