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说着,大家来敬,探春哪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死活灌下去了。
这是《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细节。这个“占花名”的游戏,让这一夜的怡红院,成了最欢乐的夜晚,也让这些平日里端庄典雅的大家闺秀们,都放开了,肆意玩笑。本来,若是提起女儿们的婚事,她们都会羞红了脸,这个时刻,大家却尽情地取笑。
精明能干的探春,擎了一支杏花签,签子上写着“瑶池仙品”,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
“瑶池”,才是神仙境界,西王母的住处,《集仙录》中记载:“昆仑之圃,阆凤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花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这就是传说中的瑶池。这字字句句,似乎都在暗示探春不同寻常的未来。
《红楼梦》中也惯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探春的命运,亦确实如众人此时的玩笑一般,成了“王妃”,但是,这个王妃,却饱含辛酸——她是和亲的牺牲品,也是贾府的牺牲品,就像她的姐姐贾元春一样,因为贾府中的男人不争气,不能振兴家族,只能靠着女儿来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
那么,做了王妃的贾探春,是否会像姐姐一样,给贾府带来中兴的机会?她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林黛玉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已经道破了探春做王妃后的真相。
第三十七回,因为一时雅兴大发,探春写了几个帖子,送给大观园的姐妹和哥哥贾宝玉,请他们来商议起个诗社。黛玉笑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于是,大家开始取雅号。李纨是“稻香老农”,黛玉是“潇湘妃子”,薛宝钗是“蘅芜苑”,迎春是“菱洲”,惜春是“藕榭”,探春是“蕉下客”。
当探春说出自己的号时,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子吃酒……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
探春的命运,就隐藏在“蕉叶覆鹿”四个字中。其实,古籍上也并非是“蕉叶覆鹿”,是一个打樵的人,在路上碰到一只鹿,就将这只鹿打死了,又怕被人看见,给自己拿走了,就用一捆柴盖在这头死鹿的身上。古代“樵”通“蕉”,曹雪芹就将这个典故改成了“蕉叶覆鹿”。
蕉叶之下,是一头死鹿。“蕉下客”的探春,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要强的姑娘,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拼命让自己变得更出色,希望能改写自己的人生。然而,终究是事与愿违,贾府的宿命,早已注定了贾府的姑娘们,都将面临很悲凉的结局,探春也无力改变。
做了王妃的探春,究竟怎么样了?身担和亲的使命,已经注定了她的被动和无奈;林黛玉说出“蕉叶覆鹿”这四个字,已经透漏了探春命运的真相。她也是像姐姐元春和迎春一样,早早地香消玉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