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养儿为防老,牛犇老师有两个贴心的儿子,还有好几套房子,为何还要住养老院呢。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看很正常,但是在以前,人们的家庭观念极重,孩子随谁的姓也很重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牛犇老师真的很尊重妻子的意见。

《鲁豫有约一日行》采访了著名老艺术家牛犇。
在节目录制当天,恰逢牛犇老师的家翻新装修刚刚完工,鲁豫的工作团队也受牛犇老师的邀请来家中暖房。在牛犇的家中见到了牛犇的两个儿子、儿媳还有孙女,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值得注意的是牛犇的两个孩子,都不随他姓,大儿子叫张维,小儿子叫王侃。
这就让很多网友感到疑问:为什么两个孩子都不姓“牛”呢?其实牛犇的本名叫张学景,他13岁那年到香港拍片,因在剧中角色叫“小牛子”,所以临行前导演谢添说:“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你又属牛,那就再添三只牛吧!”故有“牛犇”之名。
所以大儿子姓“张”是跟随牛犇本名姓,小儿子之所以姓“王”是因为牛犇的妻子叫王惠玲。因妻子家里“阴盛阳衰”,女孩众多,所以在他们结婚时约定:婚后若生一个儿子,就随母姓。所以也就造成了两个人儿子一个姓“张”一个姓“王”。
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看很正常,但是在以前,人们的家庭观念极重,孩子随谁的姓也很重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牛犇老师真的很尊重妻子的意见。
牛犇在节目中回忆妻子时,坦言家中有几套房,存款也不少.....,但是小马还记得牛犇在去年的时候曾被曝出独自住在养老院里。
都说养儿为防老,牛犇老师有两个贴心的儿子,还有好几套房子,为何还要住养老院呢?其实住养老院是牛犇自己的选择,在2019年,忙碌了一辈子的妻子生病住院了,牛犇和孩子们合计想要妻子出院后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于是就决定重新装修住的房子。然而世事难料,装修还没开始,牛犇的妻子就离世了,这也成了牛犇心中的遗憾,妻子离世后,牛犇怕睹物思人,所以干脆搬离家中住进老年公寓。
牛犇还在节目中带着鲁豫参观了自己在老年公寓的家。只见里面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简陋,里面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有的老爷爷在打台球,还有的阿姨在练瑜伽。
除了有专人送餐外,还有医疗团队。据悉住在这里面的老人都是非富即贵。鲁豫看到这高档的老年公寓羡慕不已,还直接说:“等我老了,我也要找个老年公寓”。
不仅是鲁豫被种草,还有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退休了也想要这样的生活。
牛犇是一个值得让我们尊重的老艺术家,他是真正“为戏而生”,演了一辈子的戏。
牛犇1935年出生于天津,家里的姐妹众多,他排行老六。在他六岁那年,父母双双去世,他和哥哥姐姐跟着在中电三厂当司机的大哥生活。
牛犇从小就机灵懂事,虽然那时年龄不大,但他眼里有活,除了帮哥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经常给厂里的演员跑跑腿,打打杂,不久就跟那些演员们混熟了。在牛犇13岁那年,厂里拍摄影片《圣城记》,影片中缺一个小男孩演员,这时就想到了牛犇,当时牛犇听说演电影能吃一顿饱饭,牛犇毫不犹豫就去了,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角色“小牛子”。
牛犇在这个行业一待就是74年,他出演过无数的电视剧、电影,虽然都是小角色,但牛犇每个角色都用心去演,他曾说:“再小的角色都要认认真真去演,即便是配角,也要百分百投入自己的心血,为角色全力以赴。”牛犇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
还记得在2014年牛犇主演的《海鸥老人》,诠释了一位孤独的喂鸥老人。那时牛犇都已经80岁了,但他依旧不要替身,亲自演跳湖,这敬业精神感动了无数观众。还有在2019年播放的电视剧《老酒馆》中他饰演“老二两”,其中有一段戏是需要“老二两”光脚在雨中走远的画面,导演考虑到牛犇已经84岁的高龄,让他穿上鞋子拍戏。而牛犇却为了剧情逼真,坚持光脚拍戏,当时天气已渐冷,但牛犇还是很成功的完成了这个戏。这个镜头后来还成为《老酒馆》中的经典镜头,很多网友看到后潸然泪下。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他曾受伤无数,七次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次因为道具失误,他摔伤骨折当场休克。为了不给摄制组添麻烦,抢救苏醒后他又打了吗啡回到剧组,冒着生命危险投入补拍。
正因这种敬业精神,牛犇也深受演艺圈晚辈的尊重,有一次在金鸡奖的活动现场,陈道明和牛犇老师偶遇。
陈道明隔着人群看到牛犇老师,立刻点头弯腰问候,然后马上穿过人群,主动伸手和牛犇老师握手。
虽然两人只是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就各忙各的,但这张照片发到网上之后,陈道明和牛犇老师之间不经意体现出来的涵养和互相尊重让众人点赞。牛犇老师虽然85岁,但依然活跃在娱乐圈中,在鲁豫这期节目中引人注意的是牛犇墙上贴着一张工作安排表,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工作行程安排。
看来85岁高龄的牛犇依旧闲不住,不愧是我们“国宝级”的演员,同时也期待牛犇老师能带给我们更多优秀的作品。
最后祝娱乐圈中的“常青树”牛犇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