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海軍陸戰隊肯定要滿足更爲長距離的投送需求,並且能夠在缺乏本土作戰那樣的體系支撐的情況下遂行戰役任務的能力。因此,海軍陸戰隊擴編並全面發展,具備了更爲強大的機動性、縱深突擊和體系化作戰能力,表現就是海軍陸戰隊開始裝備非專爲兩棲登陸戰使用的輪式突擊炮和輪式榴彈炮,這是中國海軍陸戰隊向縱深推進能力的表現。

在4月23日前夕的4月17日,在央視新聞中提及“兩棲作戰力量由兵種轉向全面發展,陸戰隊擴編成軍,一系列轉型之舉,讓兵種搭配、職能分配更加合理”。這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中國海軍陸戰隊擴編是有需求的,而其能力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參加閱兵的中國海軍陸戰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裏扮演着水際灘頭的突擊隊角色,其性質其實更接近於精銳兩棲步兵和偵察兵,並非一支能夠成體系遂行登陸任務的部隊。一般而言,在大陸軍思想指導下,兩棲登陸作戰主體仍然爲陸軍,海軍陸戰隊主要負責的只是淺近縱深的突擊和奪控,之後擴大登陸場的任務就交給陸軍。除了登陸突擊,海軍陸戰隊還負責諸多其他任務,比如島礁守備、特種偵察等等。對於小型的島礁攻防戰,海軍陸戰隊可以獨立完成。

中國海軍陸戰隊擴編是有需求的,而其能力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海軍陸戰隊

這種體系的好處在於,海軍不需要單獨維持一支重裝地面部隊,不用維持裝甲兵、重型炮兵、機械化後勤分隊和陸戰隊航空兵等等兵種,可以把預算重點保持在艦艇、岸防、海軍航空兵等兵種上。如果主要任務在於近距離,那麼這一問題並不嚴重。但是如果在更遠的距離需要動用地面部隊的話,小規模的海軍陸戰隊就肯定不夠使用,而等待陸軍部隊集結、裝運、抵達的時間及其跨軍種協調等問題,那就會產生巨大的成本。

中國海軍陸戰隊擴編是有需求的,而其能力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海軍陸戰隊是有森林迷彩的

因此,隨着中國經濟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發展,利益越來越多地走向海外,中國也需要更多的海外利益保護手段,武力威懾和海外行動能力是其不會輕易翻動但仍然可以發揮作用的底牌。在國際法支持下合法運用武力手段進行威懾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維護海外利益的一個政策工具,這點其實毋庸置疑。同時,這類武力能力也可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比單純經濟和文化輻射能力更爲強大的政治輻射能力,在更高的層面對本國利益提升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可謂是技多不壓身,多一種政策工具可以形成更多樣的組合方式,實際上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更多的海外政策工具可以相對於競爭對手擁有更多的優勢從而推動特定政策實現,也可以讓盟國搭上自己的維持秩序的便車,進一步鞏固友好合作關係,甚至形成新的政治影響力。

中國海軍陸戰隊擴編是有需求的,而其能力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兩棲突擊能力仍然是海軍陸戰隊的核心,但不止於此

而在這種情況下,作爲政策工具,海軍陸戰隊擴編才具有了可行性和必要性。中國海軍陸戰隊肯定要滿足更爲長距離的投送需求,並且能夠在缺乏本土作戰那樣的體系支撐的情況下遂行戰役任務的能力。因此,海軍陸戰隊擴編並全面發展,具備了更爲強大的機動性、縱深突擊和體系化作戰能力,表現就是海軍陸戰隊開始裝備非專爲兩棲登陸戰使用的輪式突擊炮和輪式榴彈炮,這是中國海軍陸戰隊向縱深推進能力的表現。更爲系統化的全面作戰能力,是新時代賦予海軍陸戰隊的新任務。

中國海軍陸戰隊擴編是有需求的,而其能力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海軍陸戰隊是具備海外活動能力的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中國海軍陸戰隊現在有6-8個旅,兵力有4萬人,相比於10年前1.8-2萬人的規模翻了一倍。不過,現在還有許多部隊仍然在轉型中,並不會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中國海軍陸戰隊現在已經不是一支單純的精銳步兵,而將在未來扮演着守護海外利益的快速反應部隊。

中國海軍陸戰隊擴編是有需求的,而其能力已完全不同於以往

海軍陸戰隊國際化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