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手機報報道 近日,個體戶周先生本想貸款週轉,卻輕信了無抵押貸款網站,不僅沒找來雪中送炭的人,反被騙走14.5萬元,致雪上加霜。4月25日,成都公安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發佈《防騙手冊》第二篇,詳解代辦信用卡、貸款類詐騙,提醒市民注意防範。

案例解析:

周先生是一名個體戶,近日急需資金週轉。他在網上瀏覽到了一個無抵押貸款的網頁,宣稱是銀行的正規認證機構,可以申請一萬到十萬元的貸款,且不需要抵押。老周趕緊進行註冊,填寫了手機號。沒過多久,一名女子就給他打電話,自稱姓陳,是貸款機構的業務員,並詳細介紹了貸款過程及利率。周先生覺得手續不麻煩、利息也不高,就提出貸款10萬元。雙方加了QQ,陳某還向周先生髮來一份營業執照的照片。隨後,雙方簽訂了一份電子合同,周先生提供了接收貸款的銀行賬戶。

這些辦妥之後,陳某就開始施展詐騙伎倆。她以保險費爲由,要求老週轉賬5000元。半小時後,陳某說“貸款已經下來了,您收到沒有?”周先生說:“沒有啊”。陳某說:“那可能您的卡沒有激活,錢轉不進來,您聯繫一下趙經理”,說完給了周先生一個手機號。趙經理說需要查詢下情況再說。十分鐘以後,趙經理說:“經查詢,您的銀行卡沒有激活,需要1萬元的激活費,這1萬元會隨同貸款的10萬元一併轉給您的”。隨後周先生收到陳某發來的一個二維碼,掃描後支付了1萬元的“激活費”。陳某說卡已經激活,併發了一張貸款成功的截圖給周先生。

過了三分鐘,周先生髮現錢並沒有到賬,問陳某,陳某說:“您的銀行卡被央行發現有大筆的資金流動,已經被凍結,需要刷貸款的30%作爲流水,這有一個我公司的銀行賬戶,您再轉2萬過來。”周先生轉賬以後,陳某說可以放貸了,但要問問財務具體情況。

十多分鐘以後,陳某說周先生的銀行流水不夠,要再刷貸款的50%纔可以放貸。於是,周先生通過手機分兩次向對方轉賬5萬元。然後陳某說流水夠了,但是央行監測到銀行卡資金異常,仍然處於凍結狀態,併發了一張18萬元貸款成功的截圖給周先生,要求再轉10萬元才能解除凍結。周先生說自己沒有那麼多錢了,只剩6萬元了。這時,趙經理表示,“您的情況非常特殊,顧客就是上帝,6萬就6萬吧,差的4萬元我和公司申請一下”。

此時,周先生已經被套牢,急於貸款成功,又將6萬元錢轉給了對方。趙經理說:“恭喜您,銀行卡已經成功解凍,貸款資金已經打到您賬戶,因爲錢的數量大,轉賬有個緩衝期,五個工作日內纔會到賬”。老週一看自己的14.5萬打出去,卻一分錢也沒貸到,諮詢朋友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男子貸10萬週轉反被騙14.5萬 警方詳解貸款詐騙套路

詐騙手法解析:

犯罪嫌疑人一般通過在網絡媒體發佈辦理小額貸款、代辦信用卡等釣魚網站,以此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接着,犯罪嫌疑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貸款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繫受害人,對有意向者先收取200-500元不等的手續費(代辦信用卡類詐騙還會向受害人郵寄一張假信用卡),然後又以交納年息、檢驗還貸能力、保證金、稅款、代辦費等爲由,要求受害人匯款,或騙取受害人的銀行賬戶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賬、消費實施詐騙。

防範提示:

一是不要輕信陌生的來電、短信和來路不明的鏈接、廣告。二是需要資金請選擇正規融資渠道。三是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信用卡,不要輕信所謂的“信用卡代辦機構或人員”。

據瞭解,針對近年來不斷花樣翻新的電信網絡詐騙,成都公安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自4月18日起推出《防騙手冊》系列篇,通過梳理分析發案規律,歸納總結目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十大高發類型,每週解析一類典型案例、詐騙手法和防範提示,向市民發出預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