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來西亞一名大學教授坦言,此次RCEP會議取得重大進展,這證明多邊主義正在快速瓦解單邊主義,同時也說明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前景非常可觀,印度的選擇只會讓其經濟增速落後於其他簽約國家。就在同一天,路透社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表示,由於在關稅、貿易逆差以及非關稅壁壘上存在重大分歧,印度決定不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11月4日,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就在同一天,路透社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表示,由於在關稅、貿易逆差以及非關稅壁壘上存在重大分歧,印度決定不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當天,東盟國家發表一份聲明,參與這項會議16國中除去印度缺席了週一(11月4日)的談判以外,其他國家全部完成了這項大型區域貿易協定的談判。

16國協議即將達成時,印度宣佈退出,多國暗指:不負責的釘子戶

莫迪認爲,龐大的印度市場需要優先維護印度人民的利益,基於RCEP主張的逐步取消關稅,這將使得部分外國商品大量湧入印度市場,對印度市場造成衝擊,從而損害印度本國商品的利益。

印度公共廣播公司在社交媒體上解讀印度缺席談判時也表示,當前的RCEP協定違背了會議精神和原則,未能完全考慮到印度人民迫切關注的問題,印度是不會選擇加入RCEP的。

16國協議即將達成時,印度宣佈退出,多國暗指:不負責的釘子戶

據悉,在RCEP會議上印度的態度一直猶豫不決,在這項簽署後涵蓋全球一半人口的重大利好的多邊貿易體系中拖延了7年之久,被不少成員國暗指印度是名副其實的“釘子戶”。在本屆會議上,印度再度選擇了避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馬來西亞一名大學教授坦言,此次RCEP會議取得重大進展,這證明多邊主義正在快速瓦解單邊主義,同時也說明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前景非常可觀,印度的選擇只會讓其經濟增速落後於其他簽約國家。

16國協議即將達成時,印度宣佈退出,多國暗指:不負責的釘子戶

事實上,相對於美歐經濟的增速放緩,亞太地區經濟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份協議的簽署,有利於推動亞太區域內的貿易平衡性,改善地區投資環境,進而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能夠很好地應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RCEP2012年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包括中國在內的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參加,目的皆在於削減關稅,破除貿易壁壘,建立東盟10國+亞太6國的自由貿易市場。

16國協議即將達成時,印度宣佈退出,多國暗指:不負責的釘子戶

​這項協定歷時7年協商,截止到目前,其中15個參與國整體談判取得重要成果,這標誌着全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建設即將誕生。根據目前與會各國談判取得的結果來看,初步的共識已經達成,具體的協議要等到明年才能夠正式簽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