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工作人員正在地下通道內增設燈管,讓市民出行更便利。

雁峯區內一樁古樸雅緻的居民樓門口,張貼着文明市民公約,區內文明氛圍濃厚。

紅網時刻衡陽12月2日訊(記者 蔣楠 通訊員 李小龍)門前三包工作商家落實得怎麼樣?三清三建的後續維護如何?12月1日,衡陽市雁峯區委副書記、區長何子君率住建、城管、環衛、園林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來到雁峯街頭,帶着問題走遍大街小巷。

早上8:30,薄霧中的衡陽帶着寒意,何子君一行已到達第一站天馬山街道轄區。走過中心商圈、背街小巷,何子君對人行道路面修復、路邊綠化維持、沿街商家門前三包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人行道路面的地磚出現損壞要及時修復,這種容易重複出現的情況要派專人檢查修復。”

“路邊的綠化帶中隱藏的垃圾要及時處理,綠化欄要保持清潔。”

“哪怕是背街小巷,店內的桌子也不能擺出門外,要與商家共同做好門前三包工作。”

發現問題現場交辦。隨後,何子君一行繼續沿街巡查,途徑先鋒街道、黃茶嶺街道、白沙洲街道等6個鎮街,重點查看中山南路、仙姬巷、雁峯區中南路小學、湘江沿岸、高昇農貿市場、白沙洲廣場等地,就部分區域停車亂象、校園文明創建、道路兩廂提質改造、集貿市場衛生整治等工作進行現場交辦。

滿滿一天的步行檢查,記者發現,雁峯區內文明氛圍越來越濃,街頭巷尾站立筆直的文明志願者,嶄新便民的公交站牌,新增整齊劃一的停車標誌,隨處可見的文明標識標語,在每處細節中,都體現着雁峯區委區政府創建的決心。

“要用擔當與責任抓文明創建,高效率調度與解決問題。”在下午召開的座談會上,何子君語重心長地說,創建工作是爲百姓做實事,細節決定成敗,大家要對照創建標準,用堅定的決心與執行力抓好民生實事,爭當城區先鋒,爲衡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更多雁峯力量。

作者:蔣楠 李小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