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浙江省首家下崗職工創業園在杭州啓動。該創業園面積4000多平方米,有300個攤位,可解決千名下崗職工就業。對攤位租金,市場給予優惠折扣。

——摘自《 人民日報 》( 2002年9月13日 1 版)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一直面臨着市場經濟帶來的衝擊,面對衝擊,國企唯有自身改革方能度過難關。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人員上的調整,有不少員工看出了單位的困難,並且也看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福利,便主動提出離開企業,嘗試着自己闖出一番天地。

在杭州,這樣的人員不在少數,於是,2002年杭州啓動了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創業園工程,首個創業園面積就達到了4000多平方米,有300個攤位,可解決千名下崗職工就業。如今,在杭州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拱墅區、江乾區等各個區域都建起了創業園,讓失業人員們能夠有機會再次“追夢”。在江乾區四季青創業園裏,就有着這麼一批“追夢”的人,電商朱敏便是其中一員。“創業園給我們這些下崗後自己創業的人提供了太多的福利。”朱敏說。

朱敏是一名經營茶葉的電商,對茶文化頗有了解。

朱敏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電商,在網上販賣茶葉,日常事務有個電腦就能完成,所以原先一直選擇在家工作,被問到爲什麼來到創業園,朱敏回答說:“家裏的環境太安逸了,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以飽滿的姿態投入到創業中,因此還是選擇找一個固定的辦公場所進行創業。”而在外選擇辦公地點,創業園則是不二之選。

朱敏先是算了一筆簡單的賬,自己的家就在創業園附近,這裏靠着錢江新城,如果想租下一間相同面積的商鋪,每個月就要花去三四千元。“一年四五萬的租金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無疑是天文數字。”朱敏告訴記者,自己每年賺的錢不過十多萬,而且這些資金太多還要再投入到銷售的備貨中,如果多出租金的開銷,拿自己便完全沒法空出資金以供週轉。“每年春天是茶葉銷售的黃金季節,‘雙11’‘618’等日子又是電商的銷售旺季,必須留有足夠的資金才能完成大量的備貨應對客戶,週轉資金必不可少。”朱敏說。同時,在創業期間需要短期貸款時,也會由創業面出面向銀行提出申請,爲創業者們提供低息貸款。“我沒什麼抵押物,只有日常的一些銀行流水,想要申請這麼低利息的貸款無異於‘天方夜譚’。”朱敏說,自從自己進了創業園之後,就再也沒有爲資金的事情發過愁,可以一心投入到創業中。

朱敏爲電商營銷活動做準備。

“創業園中的創業氛圍也是我喜歡這裏的原因。”朱敏說,“每天我起個大早來到辦公室,但總是會發現隔壁的創業者們早已經投入的工作中,大家每天都積極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更加督促了我自己要加倍努力。”在閒暇時間,創業者們也會聚集在一起聊聊天,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驗。“我們這裏雖然賣茶葉的只有我一家,但是做電商的卻有不少。”朱敏說,自己向這裏的“電商前輩”們學到了不少,“旺季如何備好貨?廣告宣傳怎麼做?這都是值得研究的知識點呢。”

平時,在創業園裏還時常舉辦一些沙龍活動,爲創業者們開展知識講座,受到了創業者們的廣泛歡迎。朱敏告訴記者,自己就非常喜歡創業園的茶藝沙龍,一是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茶藝技巧,同時活動會吸引許多茶的愛好者,這都可能成爲自己的潛在客戶羣體。

創業園經常舉行一些活動讓創業者們分享創業經驗。

進入創業園以來,朱敏的電商生意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朱敏說;“創業園在背後給予我的經濟支持和提供的良好的創業環境是我成功的最大助力。”

近年來,杭州市不大加大對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扶持力度。對在杭州市區創辦企業、個體工商戶(含經認定的網絡創業)或民辦非企業等經營實體的,可申請不超過30萬元貸款;對科技成果轉化、研發或文化創意類項目、未來產業領域的創業者,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貼息貸款的本金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市區戶籍的登記失業人員實行全額貼息。貸款貼息期限累計最長不超過3年或貸款次數總計不超過3次。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在市區創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12個月以上的,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社保補貼;其中帶動3人就業,並依法連續爲其繳納社會保險費滿12個月的,可享受每年2000元的帶動就業補貼;在帶動3人就業基礎上,每增加1人可再享受每人每年1000元補貼。

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創辦企業、個體工商戶或民辦非企業等經營實體入駐創業陪跑空間的,3年內可享受50平方米以內的房租補貼,補貼標準最高爲每平方米每天3元。登記失業人員在創業陪跑空間以外市區範圍內租賃房屋創業且符合相關條件的,3年內可享受100平方米以內的房租補貼,補貼標準爲第1年補貼1元/平方米·天,第2年和第3年補貼0.5元/平方米·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