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噸樹脂危險廢物(下稱”危廢“)處理費平均要1.1萬元—1.2萬元,最高時達1.5萬元。從去年10月起,只要約八九千元!”在松下電子部品(江門)有限公司(下稱“松下”)的危廢貯存倉庫裏,公司環保負責人黃振華算了一筆賬,“一年下來處理費用節省了不少。”

讓松下直接受益的是江門市崖門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一期項目等的建成投產。“市內運輸距離近,可選擇處理的企業多了,處理價格自然下降。”江門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表示,隨着江門“中西南北”四大危廢綜合處置中心陸續投入使用,到今年底全市危廢處置能力預計超過60萬噸/年。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危險廢物覈准利用處置能力達585.34萬噸/年,其中2018年以來全省新增危險廢物焚燒、填埋等無害化處置能力30.06萬噸/年,提前一年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指出25萬噸缺口的整改任務。

建立信息平臺“跟蹤”危廢動向

“以前沒有多少家有資質的處理單位選擇,貴也得交給對方處理,實在太貴就暫時存放在倉庫裏,很煩心。”黃振華說。

與松下一樣因爲危廢處理“煩心”的企業在江門還有不少。2019年江門全市企業申報產生危廢(不含醫療廢物)合計約33.59萬噸,其中在冊產危企業5300多家,其中年產危廢100噸以上的144家,年產危廢10噸以下的中小企業(如機動車維修行業、印刷行業等)佔總企業數的90%以上。

由於本地危廢增長較快,以及原有處理能力、結構與產生情況不匹配,無法滿足需要,再加上部分產廢企業法律意識不強,將危廢交給省內外無資質單位違法處理,導致環境污染和環境安全隱患。2018年江門市政府因危廢處理問題曾被生態環境部約談。

約談後的江門嚴管危廢處置。按照“四個不放過”的約談整改要求,江門市全面開展“清廢除患2019”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違法行爲。一年來全市共處罰違法企業108家,處罰金額227.3萬元,移送公安部門進一步偵查14宗,責令改正791家。

同時針對產廢企業年度申報時間過長,監管滯後的現狀,開發江門市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平臺,督促各產廢單位每月進行網上申報登記,及時掌握企業的產廢及轉移處置動向,並全面推行一般工業污泥電子轉移聯單管理,強化日常預防管理。

不到一年時間建成崖門處置中心

嚴格管理外,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處置設施是治本之策。2019年1月,市環委辦印發《江門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按照“全市一盤棋、社會效益優先、適度錯位競爭”的原則,提出建設“中西南北”四大危廢綜合處置中心。

在崖門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的貯存倉庫,寬敞明亮的房間裏,各類工業危廢用包裝桶、塑料袋等密封,分類擺放在一層層鐵架上。江門市崖門新財富環保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英傑介紹,倉庫內設有紅外成像監控系統實時測溫,同時設有地溝及應急收集池,確保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考慮運輸及優惠等因素,對園區內及江門市內的產廢單位,按市場價的80%—90%收費處理。”朱英傑表示,爲處理崖門電鍍園區內100多家電鍍企業自身產生的危廢,同時也爲響應市裏號召支持相關產業發展,“投資2.5億元在園區內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中心。”

處理處置中心設計焚燒處置危廢4萬噸/年,其中一期迴轉窯焚燒處置3萬噸/年,二期等離子處置1萬噸/年,處置能力涵蓋廢有機溶劑、廢礦物油、染料塗料廢物、有機樹脂類廢物和其他廢物等21大類危險廢物。

經過不到一年建設,目前一期處置項目於去年9月竣工。自去年9月25日取得危廢經營許可證以來,截至今年3月16日,處置中心累計處置5762噸,庫存4950噸。

“等離子處置項目主體設備已經完成,預計到今年6月點火。”朱英傑介紹,屆時通過迴轉窯焚燒處置後剩下廢渣,將再經過等離子技術高溫處理,最後變成玻璃晶體作爲建材使用。

全省提前補齊25萬噸危廢處理缺口

隨着“南中心”崖門處理處置中心建成,江門市“中西南北”四大危廢綜合處置中心提前一年完成建設任務。其中“北中心”爲東江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中中心”爲開平市新龍回收加工廠有限公司,“西中心”爲恩平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

“預計今年底,全市危廢處置能力將超過60萬噸/年(不包括企業自行處置能力),除個別特殊類別外可充分滿足全市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的處理需要。”江門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有商機,自然也會有投資,“而政府就是科學規劃、嚴格執法,做好服務。”

江門之外,全省也有序加大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省危險廢物綜合經營許可單位131家,覈准利用處置能力585.34萬噸/年,其中2018年以來新增危險廢物焚燒、填埋等無害化處置能力30.06萬噸/年,提前一年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指出25萬噸缺口的整改任務。

工業危廢之外,全省還推進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升級改造,全省共建有21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覈准醫療廢物處置能力11.47萬噸/年,基本滿足全省醫療廢物處置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