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順灝股份及東風股份聯營的企業綠馨電子、億緯鋰能投資的麥克維爾、贏合科技旗下公司斯科爾、勁嘉股份合作的雲南中煙在京東或淘寶均有在售電子煙品牌,目前,上述公司相應店鋪電子煙產品也依然爲在售狀態。新京報記者統計,目前億緯鋰能、勁嘉股份、贏合科技、順灝股份、東風股份、科瑞技術均對電子煙領域有所涉及,有的已經產生了具體收入。

原標題:上市公司佈局電子煙:網售禁令發佈後多公司產品未下架 

一則電子煙“線上禁售令”,讓此前火熱的電子煙會如何發展受到關注。11月4日收盤,A股市場的電子煙概念股中億緯鋰能勁嘉股份順灝股份、東風股份股價均有所下滑。

近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聯合發佈通告,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

Wind數據顯示,電子煙概念股有勁嘉股份、美盈森和而泰、順灝股份    、盈趣科技、億緯鋰能、東風股份7家電子煙概念,其中除和而泰、美盈森11月4日爲上漲狀態,其餘股票均在下跌。此外,在同花順數據中科瑞技術、贏合科技也被列入電子煙概念股,上述兩家公司11月4日股票均爲下跌狀態。

新京報記者發現,目前在淘寶、京東等平臺檢索“電子煙”看到相應電子煙產品依然在售。針對部分上市公司涉及的網絡店鋪和品牌,也均爲在售狀態。

監管風暴下:網絡電子煙均爲在售狀態 有客服提示“現在拍”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順灝股份及東風股份聯營的企業綠馨電子、億緯鋰能投資的麥克維爾、贏合科技旗下公司斯科爾、勁嘉股份合作的雲南中煙在京東或淘寶均有在售電子煙品牌,目前,上述公司相應店鋪電子煙產品也依然爲在售狀態。

以綠馨電子旗下的品牌MOX電子煙爲例,11月5日,新京報記者在京東的MOX電子煙旗艦店看到,該公司電子煙也均在正常銷售,在相應產品介紹中的“以下人羣禁止使用與購買”板塊,第一條顯示爲“不適合未成年使用”。

11月5日,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綠馨電子,均顯示電話正在通話中。接着隨後致電順灝股份瞭解旗下綠馨電子是否有下架計劃,電話無人接聽。

億緯鋰能所投資的麥克維爾旗下產品也尚在銷售中。該公司曾經在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旗下主要經營的電子煙品牌爲“Vaporesso”。11月4日新京報記者在天貓上找到該品牌的線上店鋪“摩西煙具專營店”發現,該店鋪電子煙產品正常在售,相關產品介紹頁中提示,“本產品禁止未成年人購買”。

新京報記者查閱麥克維爾此前定期報告發現,該公司未曾單獨披露電商渠道產生的收入來源。11月5日,新京報記者致電麥克維爾董事會祕書辦公室,電話無法撥通。新京報記者隨後致電億緯鋰能證券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董祕正在出差,麥克維爾屬於公司的聯營企業,億緯鋰能並不參與到麥克維爾經營,自己不瞭解相關情況。

記者在麥克維爾旗下天貓旗艦店諮詢客服人員,客服人員回應表示,目前無法確認是否會下架產品,並告訴記者“目前有貨的產品都可以拍,下架的話就沒有了,最好能現在拍”。

勁嘉股份的合作方雲南中煙旗下的WEBACCO電子煙品牌,在某電商銷售平臺上顯示仍能正常銷售,在下方提示稱“未成年人(18歲以下)請勿購買本商品”。

11月5日,新京報記者致電勁嘉股份證券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表示,“我們的合作都是項目上的合作,沒有具體的產品”,“跟中煙合作有具體的產品也是由雲南中煙負責銷售,所以我們跟中煙的合作影響不大”。

2019年11月4日,新京報記者在勁嘉股份另一家合作方FOOGO電子煙某電商網站旗艦店上看到,該品牌貼出未成年人禁用提醒中聲明包含“我們不會向未成年人推薦、出售電子煙,未成年人請勿購買、使用電子煙”。

此外,贏合科技旗下公司斯科爾的網上店鋪也依然正常在銷售電子煙。新京報記者在天貓上斯科爾的旗艦店“Sikary煙具旗艦店”內看到,店內電子煙仍在正常銷售,同樣爲在產品介紹頁標有“未成年人禁止購買與使用”。

2019年11月5日,新京報記者致電贏合科技,瞭解公司旗下斯科爾是否會受“網上禁售令”的影響,電話無人接聽。

多家A股公司佈局電子煙,美盈森、和而泰曾公告撇清關係

新京報記者統計,目前億緯鋰能、勁嘉股份、贏合科技、順灝股份、東風股份、科瑞技術均對電子煙領域有所涉及,有的已經產生了具體收入。此外,今年10月科森科技宣佈收購一家江蘇特麗亮鍍膜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會爲電子煙產品鍍膜,目前收購尚未完成。另一邊,美盈森、和而泰均在此前發佈公告澄清表示,公司並無相關業務。

在上述佈局電子煙業務的公司中,億緯鋰能已經算是較早進入該領域。2012年,億緯鋰能在以2200萬元成功取得惠州德賽聚能清算資產的產權;2014年以4.39億元的現金對價購買麥克韋爾50.1%的股權。截至2018年9月,億緯鋰能對麥克韋爾持股比例爲37.55%。

在收購惠州德賽聚能時億緯鋰能表示,公司通過收購將迅速擴大鋰離子電池產能,爭取德賽聚能原優質客戶,打造電子煙電池市場領先地位。2014年收購的麥克韋爾,爲是全球第一批電子煙研發、製造商之一。

今年5月,億緯鋰能在回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中還表示,麥克韋爾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26億元、15.65億元、34.3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24億元、2.19億元、7.84億元。

上市公司贏合科技也通過收併購佈局進入電子煙行業,公司在2018年度收購斯科爾51%股權。贏合科技今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3億元至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至30%,業績變動原因中包括受益於斯科爾電子煙業務快速增長。

據瞭解,在被收購之初,斯科爾承諾於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000萬元、10000萬元、20000萬元。

同樣計劃通過收購佈局電子煙行業的還有上市公司科森科技。該公司在10月17日宣佈,擬增資江蘇特麗亮鍍膜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經營真空鍍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在電子煙領域,可自動噴塗電腦鍵盤上的鍵帽,高端小家電產品的外殼,電子煙煙具的外表面等。

科森科技在回覆問詢函中表示,在電子煙領域特麗亮主要爲國際客戶PMI提供“加熱不燃燒”電子煙煙具的表面處理服務。數據顯示,特麗亮2018年度、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分別爲-5558萬元、3341萬元。

與科森科技尚未完成收購不同,美盈森、和而泰都在今年公告中撇清與電子煙的關係。

被機構列入電子煙概念股的和而泰今年3月發佈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並無相關業務。資料顯示,和而泰曾經在2014年與勁嘉股份簽署擬在智能電子煙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但此後雙方產品技術方案、商務合作方案等未達成一致,和而泰與勁嘉股份未就相應項目簽署進一步合作協議,雙方在相應項目方面未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上述框架合作協議予以終止。

今年3月,美盈森還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未進行電子煙的生產與銷售;東莞美盈森在2014年,爲一家電子煙客戶提供了小批量的電子煙產品包裝服務。根據此前公告,美盈森此次的服務,僅爲客戶提供包裝服務,具體的交貨將按照客戶下發的訂單執行。

但在2019年6月,美盈森成立了合資公司雲南文麻科技生物,該公司經營範圍中包括“工業大麻科學研究、電子煙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內容。

部分公司爲電子煙產品提供服務,順灝股份將工業大麻與電子煙“捆綁”

今年以來,工業大麻火爆資本市場,與此同時,關於工業大麻的CBD成分應用於電子煙產品受到市場關注。

今年2月以來,上市公司順灝股份屢次表示,將繼續探索工業大麻花葉萃後基礎材料運用於電子生物健康產品,其中包括工業大麻花葉基料衍生的發熱不燃燒固體、液體電子霧化液、吸入式給藥等。

據瞭解,上市公司順灝股份控股,東風股份參股的聯營企業上海綠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馨電子)爲一家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旗下有自有品牌MOX系列。

根據順灝股份,綠馨電子的系列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外,還有日本、韓國等國外市場,同時與印度、韓國客戶開展了ODM合作開發業務。綠馨電子子公司綠新豐科技在柬埔寨投資了生產低溫加熱不燃燒煙彈的項目。

上半年,綠馨電子還與雲南綠新生物、雲南喜科共同出資設立雲南麻馨生物。順灝股份及東風股份均表示,成立該公司是爲探索工業大麻花葉萃後基礎材料運用於電子生物健康產品(包括工業大麻花葉基料衍生的發熱不燃燒固體、液體電子霧化液、吸入式給藥等方面)的市場機會,致力於應用工業大麻基料及提取物研究並開發下游產品及其他創新性應用。

根據營業收入構成,順灝股份2019年上半年電子煙相關產品的營業收入爲75.36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0.08%;上年同期爲262.7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的0.39%。

與一些旗下有生產、銷售電子煙業務的公司不同,科瑞技術等涉及到的電子煙相關業務,屬於爲其他電子煙品牌提供服務。

資料顯示,科瑞技術產品主要包括自動化設備、自動化設備配件和精密零部件,產品主要應用於移動終端、新能源、電子煙、汽車、硬盤等領域。

在銷售上,科瑞技術主要與美國電子煙品牌運營商JuulLabs合作,主要向JuulLabs提供自動化裝配設備、自動化設備配件。數據顯示,2018年度,科瑞技術自JuulLabs的銷售收入爲2.27億元。

此外,上市公司勁嘉股份2019半年度報告中披露,公司下屬子公司勁嘉科技與雲南中煙下屬子公司深圳市華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立的合資公司嘉玉科技,目前承擔雲南中煙加熱不燃燒煙具的生產工作。

勁嘉股份表示,公司與北京米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設立的合資公司因味科技,推出FOOGO(福狗)品牌創新科技型電子煙;勁嘉科技爲雲南中煙,上海菸草,貴州中煙,河南中煙,廣西中煙等中煙公司提供煙具研發服務的同時,爲FOOGO(福狗)、WEBACCO(微拜)、GIPPRO(龍舞)、LUMIA等品牌提供研發、代工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