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着“明代第一陵”之称的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西南约7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陵园。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的凤阳县,是滁州市的下辖县,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仅68.32万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县城,在历史上却是威名远播,它不仅做过明朝的陪都,还曾经和南京齐名,有着“帝王之乡”、“花鼓之乡”等美誉。


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的凤阳县,是滁州市的下辖县,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仅68.32万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县城,在历史上却是威名远播,它不仅做过明朝的陪都,还曾经和南京齐名,有着“帝王之乡”、“花鼓之乡”等美誉。


凤阳,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取“丹凤朝阳”之意将故乡命名为凤阳,并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同年,府治由古濠州城迁往新建的明中都城。当时的凤阳府,下辖11州和若干县,面积囊括整个皖北以及江苏西北的部分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凤阳划归安徽省滁县专区。随着1992年滁州市的成立,凤阳县改属安徽省滁州市。值得一提的是,凤阳县还因首先实行“大包干”而闻名全国。1978年,凤阳小岗村的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从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尽管这座曾经雄踞安徽的城市已不再声名显赫,但仍保存有众多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坐落于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的龙兴寺,初名于皇寺,曾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寺庙,在其登基后寺庙一夜间名扬天下。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诏重建于皇寺,并赐名“龙兴寺”。


朱元璋称帝之后,凤阳成为大明中都。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调集百万匠夫,在凤阳大兴土木营建中都皇城。这座历时6年修建的皇城,比北京故宫还大12万平方米,其规模与工艺水平冠绝天下,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然而由于工程过于浩大,导致民怨载道,最后被迫停建。


位于县城中心的明中都鼓楼,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中都城最后建起的一座地标建筑。值得一提的是,明中都鼓楼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鼓楼,其皇家特有的“九五开间”规制在国内堪称绝无仅有。600多年来,鼓楼台基一直保存完好,现已被辟为“朱元璋展览馆”。


有着“明代第一陵”之称的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西南约7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陵园。明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却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为同一制度,陵园殿宇房舍多达千余间,其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并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之最。


将黄山的清秀、华山的险峻、张家界的神奇集于一身的狼巷迷谷,位于凤阳县城东南30公里处。 “狼巷迷谷”顾名思义:是有野狼出没、地形复杂、容易迷路的峡谷。景区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拥有禅窟寺、禅窟洞等大量历史遗迹,堪称一处天然的喀斯特地貌“迷宫”,如今随着大量游客的到访,早已使野狼没了踪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