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人在紧急情况下还会使用到“行军蚁”来进行伤口的缝合,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还不用拆线,伤者可以免受被针刺穿皮肤的疼痛,伤口愈合之后,行军蚁会自动脱落,非常实用。最后,需要明白的是,古人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才会使用蚂蚁来临时代替针线缝合伤口。

在《元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说的是成吉思汗在征战西方时,手下一名大将不慎被箭矢射中胸部,顿时血流不止,情况十分危急。

因为医疗条件有限,随军的医生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因为中箭的位置过于特殊,如果鲁莽的把箭硬生生的拔下来,那位将军极有可能当场就一命呜呼。

最后成吉思汗命人牵过一头牛来,就地格杀,掏出内脏后将这位将军放入牛腹中,说来也很神奇,本来奄奄一息的将军不再出血,情况也稳定了下来,甚至还恢复了神智。经过治疗,将箭矢取出后再慢慢疗养,最后活了下来。

古人这个疗法,叫做“腹罨疗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这种治疗方法。用现在的医疗技术眼光来看,其实就是利用刚死动物的体温,加快伤者的血液流动,同时变相的包扎伤口,因为伤者可以利用体温提高自身的活性,使自身不至于休克。

这种方法轻易不要去尝试,因为只是在古籍中有所记载,在如今的医疗技术下,出现大的伤情应该立即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医治。

在古代,人们使用的都还是冷兵器,战场上很多士兵不是立即毙命,而是在受伤之后得不到有效的救治,随后因为伤情恶化,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古人缝合伤口的记载中,使用最多的是十灰散止血,或用金疮药止血,再用布包扎。遇上流血不止的情况,那就比较残忍了,需要火烙使血管烧焦,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要知道,古人是很少使用麻醉药物的,通常伤者要忍着剧痛来疗伤。

古人用火烧和油灼来进行伤口的清理,是为了防止感染。希波克拉底在《格言》中说道:“手术刀治疗不了的,火可以治疗;而火治疗不了的,那就一定没治了。”

但也千万不要轻视了古人的智慧,在千百年的生死对抗中,医疗技术一直在突飞猛进。古人在紧急情况下还会使用到“行军蚁”来进行伤口的缝合,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还不用拆线,伤者可以免受被针刺穿皮肤的疼痛,伤口愈合之后,行军蚁会自动脱落,非常实用。

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用行军蚁的上颚嵌合住自己的伤口,然后再把行军蚁的下半身直接剪掉,用多少只行军蚁,得看具体情况。因为行军蚁生性凶猛,咬住之后就不会松口,所以就达到了缝合伤口的目的。

待伤口愈合之后,因为行军蚁嵌合的面积急剧减小,所以很容易就能把留下的上颚部分清理掉。

在《代启示录》中,杰格瓦·珀的妻子用蚂蚁的上颚来缝合儿子的伤口,其实就是受到亚洲,非洲,及南美洲某些地区的真实医疗手法的启发。

约旦·皮尔森在他的文章中也说道:“我听说东非的一些部落的人们用行军蚁作为手术针(至少传统方法上),南美原住民也用埃西顿军蚁缝合伤口。显然,一旦蚂蚁钳住伤口,人们就会把蚂蚁的身体切断。我还没发现这种方法有什么缺点和风险,除了你可能考虑到的卫生问题。”

其实,在公元前1000年的医学文献上就已经提到了行军蚁的医学作用,生物学尤金·威利斯·古杰尔在研究中也证实了蚂蚁上颚被用为自然缝合针。

在医疗技术有限的古代,人们在野外一旦受伤,是很难备有针线之类的工具缝合伤口的,在这个时候能找蚂蚁来进行缝合伤口,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这也充分展现了古人在生存过程中,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智慧。

公元1世纪时,罗马医学作家塞尔苏斯就提到在处理外伤时,一定要清理干净伤口内部,避免引起感染导致伤口难以愈合,伤口的边缘要用线缝合,或者用夹子一类的工具夹紧。其实这已经与现代的医疗方法很接近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抗生素之类的药物,只要用火烧或者油灼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最后,需要明白的是,古人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才会使用蚂蚁来临时代替针线缝合伤口。如今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复杂,一旦受伤之后,还是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防止感染,珍爱生命,比什么都更重要,您觉得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