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付一夫表示,除了有關部門在財稅補貼優惠、適當減免房租、減輕社保負擔等方面予以支持外,老字號品牌自身也應該加快“自救”步伐,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與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合作,將自身單個企業的資源以網絡化形式融入整個產業集羣當中,擴大產業集羣內的企業間的協同效應,實現技術、產能與訂單等資源的共享,並在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各方面成本。”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消費升級浪潮下,很多消費者已經無法滿足於商品本身,他們同樣在意商品背後的故事,而帶有時代烙印的老字號品牌常常承載着很多的情懷,那些底蘊深厚的老字號品牌經常能與很多消費者的成長經歷與過往點滴有一些關聯和契合,容易引發其共鳴。

(原標題:開網店做直播 老字號銷售模式花樣翻新-證券日報網)

近日,商務部等三部門發佈《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爲擴大傳統消費,提出促進老字號品牌消費。深入實施中華老字號保護髮展工程,建立老字號動態管理機制,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市場競爭力強的中華老字號,適時舉辦線上線下同步的“老字號嘉年華”,提高老字號品牌影響力,滿足“國潮”消費新需求。

“促進老字號品牌消費對於提振消費市場而言意義重大。”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消費升級浪潮下,很多消費者已經無法滿足於商品本身,他們同樣在意商品背後的故事,而帶有時代烙印的老字號品牌常常承載着很多的情懷,那些底蘊深厚的老字號品牌經常能與很多消費者的成長經歷與過往點滴有一些關聯和契合,容易引發其共鳴。這使得老字號商品在消費市場中佔有不容小覷的地位。

與絕大多數企業一樣,疫情發生以來,老字號品牌普遍面臨無法全面復工、收入和現金流受影響、資金週轉困難等壓力。值得一提的是,爲確保抗疫物資的供應,許多老字號品牌尤其是食品、藥品等企業在財稅、銀行等多部門支持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不少老字號例如吳裕泰、稻香村等開網店、做直播,加速數字化轉型,不少老字號加大直播頻次,增加用戶黏性,爲線下門店導流。

“復工復產後,我們公司在電商平臺開的網店銷量明顯提升。可能是因爲大家都宅在家裏,線上購買成爲主要途徑。”某食品老字號品牌淘寶客服告訴記者,目前店內有不少熟食禮盒月銷量都超過1萬份,除了當地消費者購買外,藉此機會也推廣到了全國各地。

目前看來,餐飲等老字號逐漸復甦,不過一些非剛需的老字號仍待恢復。付一夫表示,除了有關部門在財稅補貼優惠、適當減免房租、減輕社保負擔等方面予以支持外,老字號品牌自身也應該加快“自救”步伐,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與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合作,將自身單個企業的資源以網絡化形式融入整個產業集羣當中,擴大產業集羣內的企業間的協同效應,實現技術、產能與訂單等資源的共享,並在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各方面成本。此外,還可以不斷拓展線上業務,將自身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持續推陳出新,不斷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創新新業態、新模式、新渠道與新服務。在迎合廣大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將老字號品牌價值與商業影響力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