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兩融餘額連續54個交易日保持萬億元的增長態勢,意味着當前市場正在回暖,投資者看好市場未來的預期走勢。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融資餘額反映了市場的活躍度以及對風險的偏好程度,今年連續54個交易日保持萬億元增長,表明市場整體較爲積極。

(原標題:兩融餘額連續54個交易日站上萬億元-證券日報網)

據東方財富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3月25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連續54個交易日站在萬億元以上,其中,2月24日至3月13日,連續15個交易日兩融餘額突破了1.1萬億元。

“融資融券作爲股票市場的雙向交易工具,不僅能提供資金槓桿,還能借助多空交易放映出投資者對市場的預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兩融餘額連續54個交易日保持萬億元的增長態勢,意味着當前市場正在回暖,投資者看好市場未來的預期走勢。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融資餘額反映了市場的活躍度以及對風險的偏好程度,今年連續54個交易日保持萬億元增長,表明市場整體較爲積極。特別是融資餘額的活躍,更能說明投資者對市場還是比較樂觀的。

“這個樂觀的背後,一方面是部分投資者對重大事件影響下股市震盪中整體機會的看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當前很多標的具備很強的估值優勢,當前安全邊際也比較高,中期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郭一鳴說。

盤和林認爲,今年兩融餘額穩步增長的原因:一方面自疫情發生以來,央行多次向市場釋放大規模流動性,整體市場的資金面寬裕,刺激實體經濟的同時也相應地刺激了股市參與資金的活躍度,使兩融餘額持續保持高位;另一方面隨着海外疫情蔓延,市場對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加之以往外資持有的中國資產比例偏低、A股納入MSCI,以及中國企業開始復工復產等因素,由此外資提升了對A股的配置比例。

數據顯示,從申萬一級行業看,今年以來,截至3月25日,有19個行業實現融資淨買入。淨買入排名前六的行業是電子、計算機、化工、農林牧漁、通信、電器設備,淨買入額分別爲122.3億元,83.7億元、60.5億元、56.6億元、56.58億元、55.2億元。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加大對數字經濟產業的支持力度,因此,通信、計算機等數字經濟相關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基建領域下的各行業都很可能受融資客追捧。”盤和林表示,此外,工信部近日表示去年年底我國建成5G基站13萬個,今年仍將加大力度建設,具體到A股各行業上,5G產業鏈覆蓋的上游基礎設施建設板塊和中游運營商將充分受益,長期來看,電子、計算機等相關配套的上市公司將取得確定性收益。

郭一鳴認爲,計算機等行業均屬於新興行業,在投資者情緒的回升下具備良好的修復趨勢,尤其是企業的盈利和增長或將保持相對穩定,是資金主要青睞的對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