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79年2月,国家批转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建设规划的报告》, 要求深圳、珠海在3~5 年内“建成对港澳的出口商品基地、吸引港澳游客的游览区和新型的边防城市”。

1979 年7月, 中央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 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1980 年8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这标志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

深圳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特区大胆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出了一条前进道路。

深圳特区最早建设的是蛇口工业区,到1980年的时候才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罗湖,上步城区陆续开发,蛇口,赤湾、东角头、妈湾等港口相继建成。通过建设一批工业区,吸引了外资和先进技术进入特区,工业从此起步。随后建设了深圳大学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文化事业也就此起步。

而今4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再回头看1979年改革开放最初的深圳,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小渔村能够发展到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

深圳创造的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它对全国做出的贡献,都是巨大和惊人的,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

这些照片是1979年11月,美国游客在深圳参观时所拍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