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啓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1979年2月,國家批轉了《關於寶安、珠海兩縣外貿基地和市政建設規劃的報告》, 要求深圳、珠海在3~5 年內“建成對港澳的出口商品基地、吸引港澳遊客的遊覽區和新型的邊防城市”。

1979 年7月, 中央批轉廣東省委、福建省委關於對外經濟活動和靈活措施的兩個報告, 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

1980 年8 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 這標誌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正式誕生。

深圳作爲中國最早成立經濟特區之一,也是辦得最好,影響最大的一個特區。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特區大膽創新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偉大實踐,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探索出了一條前進道路。

深圳特區最早建設的是蛇口工業區,到1980年的時候纔開始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羅湖,上步城區陸續開發,蛇口,赤灣、東角頭、媽灣等港口相繼建成。通過建設一批工業區,吸引了外資和先進技術進入特區,工業從此起步。隨後建設了深圳大學和圖書館等文化設施,文化事業也就此起步。

而今40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再回頭看1979年改革開放最初的深圳,誰能想到這個曾經的小漁村能夠發展到今天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罕見奇蹟。

深圳創造的物資財富和精神財富,以及它對全國做出的貢獻,都是巨大和驚人的,是值得我們大書特書的。

這些照片是1979年11月,美國遊客在深圳參觀時所拍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