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着與豬帶絛蟲相似生活史的棘球絛蟲,選擇了人、牛、羊作爲其中間宿主來孵化出幼蟲也就是棘球蚴,人由此可患上有嚴重症狀的棘球蚴病,也就是包蟲病。因此,牧區數量龐大、與人關係密切的牧羊犬,也就成爲了傳播人包蟲病的重要一環。

來源:科學大院

曾經遊歷過青藏高原的人們,一定對那裏平坦而遼闊的草原牧場印象極深。在那裏,你一定見過的景象是,黑白交織的牛羣和羊羣,揮鞭打馬走過的藏族小夥/姑娘,還有牛羊之間跑動穿梭的牧羊犬……

當友好的牧民邀請你到他家帳篷裏坐坐,他家的狗子有時會搖頭擺尾地靠近,看着它們笑臉相迎的模樣,你也許忍不住上手擼一把?但是,在牧區裏,有一個重要的Tip,那就是:別!摸!它!

因爲,在以下這種疾病的傳播過程中,牧羊犬們起到了絕對關鍵的作用。

這就是“藏區癌症”包蟲病。(注:本文多張圖片由過於驚悚而不顯示)

什麼是包蟲病?

包蟲病 ,學名“棘球蟲病”,看名字應該可以知道,這是一種寄生蟲病。

說起寄生蟲病,可謂是在漫長曆史中時時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個極爲難纏的古老宿敵,在系統的醫藥學誕生之前,人類與之的戰鬥就從未停止;時至今日雖然大部分寄生蟲病已被控制,但某些種類的寄生蟲仍能引起一定的感染率,甚至小範圍內的爆發性增長,並構成了相對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例如豬帶絛蟲病(囊蟲病)是中國最常見的寄生性絛蟲病,由豬帶絛蟲的成蟲或幼蟲感染人而發生,至今仍然有着穩定的發病率和廣大流行區。豬帶絛蟲病的發生之所以普遍,是因爲它的卵和幼蟲,都可以輕易感染人體。人可能是這種寄生蟲的終宿主,也可能是中間宿主。這裏涉及到寄生性絛蟲疾病的一大特點,那就是被幼蟲侵染的動物都屬於中間宿主,而中間宿主相當倒黴,它的感染部位和症狀都要危險得多。

而引起人包蟲病的兩種病原寄生蟲:細粒棘球絛蟲和多房棘球絛蟲,在分類上同屬於圓葉目帶絛蟲科棘球屬絛蟲,就是豬帶絛蟲的近親。有着與豬帶絛蟲相似生活史的棘球絛蟲,選擇了人、牛、羊作爲其中間宿主來孵化出幼蟲也就是棘球蚴,人由此可患上有嚴重症狀的棘球蚴病,也就是包蟲病。

不過,棘球絛蟲的生命週期必須依賴至少兩種哺乳動物宿主才能完成,於是犬科動物成爲此週期中的終宿主,爲成蟲的發育提供場所。因此,牧區數量龐大、與人關係密切的牧羊犬,也就成爲了傳播人包蟲病的重要一環。

那麼接下來,狗作爲終宿主又是如何造成新一輪傳播,使主人繼續中招?在藏區,這與牧民長期用生牛羊內臟餵食家犬的習慣有關。

很關鍵的一點,牛和羊作爲中間宿主,和人一樣,也是能得上包蟲病的!於是……被感染的牛羊肝臟和肺,被家裏的狗大口吞下,使棘球蚴又進入狗的小腸得以繼續發育到成蟲

而棘球絛蟲的成蟲,完全就是個產卵機器,蟲卵不斷隨狗糞一同排出,污染水源,污染狗子自己全身,以及擼它們的人類的手。那麼,當蟲卵污染了人的食物、牛羊的草料,再次被喫進去……接着又一個輪迴開始了。

爲什麼是“藏區癌症”?

在已知的人類寄生性絛蟲疾病之中,棘球絛蟲引起的包蟲病死亡率居首。

上面提到,人通常情況下是中間宿主,即只“負責”卵到幼體的發育階段。蟲卵是通過人的食物進入消化道的,在十二指腸經過2-7天的孵化,成爲幼蟲,大部分進入肝臟。所以在包蟲病患者裏,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就是肝囊性包蟲病

幼蟲入侵肝臟再發育5個月即成爲棘球蚴,而後停留在這個階段繼續緩慢生長,時間可長達40年甚至更久,最終突出於肝臟表面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棘球蚴囊泡。

發展到此時,人的肝臟已經嚴重病變,患者往往最後死於重度肝衰竭。尤其危險的是,這些囊泡還會自發破裂,釋放出大量棘球蚴,向遠處感染脾臟、腎臟甚至腦和眼球。在老年患者中,還經常出現一種肝包蟲轉移到骨組織的骨包蟲病,致殘率極高。由於棘球蚴擴散式生長的特點與腫瘤很相似,晚期包蟲病在藏族地區一直被稱爲“蟲癌”

大多數的患者在兒童期就已經感染,在人身上,從感染到出現症狀平均要15年以上,病情呈進行性發展,逐漸出現黃疸、腹水和消瘦的慢性消耗特徵。長時間患病之後,人很容易喪失勞動能力,機體其他功能也明顯下降,是牧區羣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相關資料,未經治療的包蟲病患者10年病死率是72%, 15年以上的病死率則高達91%。包蟲病對牧區生產生活的嚴重影響,可見一斑。

最近十年的統計顯示,中國大約有40萬包蟲病患者,整體上顯現起病隱匿、病程長、難治療、預後差等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國內對包蟲病的綜合治療水平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儘管如此,晚期包蟲病患者因爲病情複雜危重,療效依然較差,結果經常是難以救治。

根據包蟲病的特點,目前防控重點在於糾正民衆不良衛生習慣,以及對人和動物進行驅蟲。

牧區擼狗需謹慎!

包蟲病是以牧區爲主要流行區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全球凡有畜牧業的地區均有過病例報道;國內的自然疫區除了青藏高原各省(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新疆,內蒙古,山西,河北的牧業區也都是流行區。在牧業人口中的感染率和致死率雙高,是這種疾病的明顯特徵。理論上說,所有從事牧業生產的人,都是易感人羣。

截止到2019年,根據世衛組織公佈的細粒棘球絛蟲流行病調查結論,世界各大洲牧區和農牧區的牲畜(牛、羊、馬、驢、騾、駱駝)的整體平均感染率在22%左右,家犬的感染比例高達25-38%;全世界的牧區人羣總感染率在0.95%左右。但是,青藏高原牧區的畜羣,家犬和人羣感染率均顯著高於全球平均值,並有逐年增長的趨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風俗和飲食習慣,牧區普遍採取牛羊散養的放牧模式,以及家庭屠宰的方式,牲畜宰殺後不經過檢驗檢疫,而且風乾生肉是藏區羣衆的主要食物之一,造成棘球蚴在人畜之間傳播的可能性大爲增加;另一方面,棘球絛蟲的終宿主除了家犬以外,野生的犬科動物,狼,赤狐和藏狐也是感染對象,它們與牧羊犬活動於同一區域和環境,分食屠宰季節被牧民丟棄的牛羊內臟,終宿主動物種類的增加也拓寬了傳播的途徑。

長期以來,高原牧區的兩種特有畜種,家犛牛和藏綿羊,一直是藏區牧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和財富,爲了護衛畜羣安全和看家護院,牧羊犬也是牧戶人家不可或缺的成員和幫手,所以在牧戶集中居住的草場上,家家都養狗。此外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藏區流浪犬的泛濫逐漸成爲一個突出的生態和社會問題,帶來愈發嚴重的感染風險。

所以,從預防的角度,再度勸告:牧區擼狗需謹慎!

最後給大家的建議是,要重視家犬的常規驅蟲。

生活在自然疫區內的犬主,可以領取政府發放的免費犬用驅蟲藥,建議每半年至少驅蟲一次。

個別情況下,狗子還可能喫下自己排出的蟲卵,是終宿主的同時又當上了中間宿主,一種犬腦包蟲病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發生的。但是和人包蟲病一樣,犬腦包蟲病同樣難治,沒有太多有效手段,獸醫多采取有限的姑息療法延長生命,所以……如果已經進入發病期且症狀嚴重,那麼還是聽從醫生進一步的建議吧(委婉的)。

畢竟,這是一種普遍傳染人且帶來不(驚)良(悚)後果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切莫因小失大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