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於南京的街頭,道路兩旁行道樹的那一抹綠色讓人心情舒暢,倍感清涼,然而這離不開園林工人的付出,他們不僅需要修剪樹枝,更要幫樹捉蟲,因此他們被稱爲“城市啄木鳥”。8月8日,江蘇新聞廣播主持人侯貞走上街頭體驗了“啄木鳥”的工作。

  

  下午兩點半,太陽下待上幾分鐘,侯貞已經熱得滿臉是汗。穿上黃色的工作服,趕緊跟着南京玄武園林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楊月友師傅一起給大樹捉蟲子。

  一把起子,一根鋼絲,一個裝蟲的瓶子,看似簡單的工具,每樣都是抓蟲利器。有着二十多年抓蟲經驗的楊月友說,梧桐樹裏藏着天牛幼蟲,它們渾身成淡黃或者白色,多數爲1年1代,是危害楊樹、柳樹、梧桐的害蟲。

  5月到8月份是天牛繁殖幼蟲高峯期,天牛又喜歡在中午最熱的時候產卵,這對工人師傅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玄武園林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趙勇說,蟲子不抓,樹就保不住。如果樹木木質部的蟲孔越來越大,裏面最終會變得空腐。假如有颱風等其他因素就會造成樹斷裂,很容易砸到車或者行人,比較危險。

  僅從外面,如何能一眼找出幼蟲藏哪呢?楊月友說,“一看、二挖、三取”,一條蟲子幾分鐘就捉出來。看什麼,看樹上幼蟲的排泄物。

  遇到藏得深的蟲子,師傅們還要給大樹打針。楊師傅拿出一個針管,“這個只能注射藥水了,因爲它到木質層裏面去了,往裏面注射。這是黃土,粘土封口,封過口以後就把藥性散發在裏面,就把天牛幼蟲在裏面悶死了。”

  一天下來,園林師傅少則抓上百條蟲子,多則超過千條。楊月友說,所有的蟲子會裝在一個瓶子裏,統一銷燬。

  這麼熱的天,從早上5點到晚上8點,“城市啄木鳥”們都忙着給大樹看病,遇到高處需要爬梯子。除了捉蟲,還要給樹澆水、修枝等,一天下來,衣服溼了幹,幹了又溼。而這次啄木鳥捉蟲體驗也讓侯貞備受感動。“當發現這些蟲子的時候,像楊師傅這些園林工人,他們的表情是微笑的,他們很開心。因爲他們終於找到了蟲子,給這棵樹治好了病。”

  今後,當您在享受這些樹木帶給我們陰涼的時刻,希望能夠想起這背後是有像楊師傅一樣的園林工人們,在默默地從事着這些捉蟲的辛苦工作,有他們在維持着這些樹木的健康成長,美麗的行道樹才能成爲城市難忘的一道風景線。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 孫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