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熙:要多琢磨当代人的“笑点”

金羊网记者 邓琼

2018年11月,对于揭熙而言非同寻常。

11月17日,他在广州市曲艺家协会换届选举中当选副主席,这是北方曲艺表演家首次进入以粤曲表演、南派曲艺为主的市曲协主席团;而在11月底,他将正式告别21年的军旅生涯,从调整撤编的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转业,自主择业,走向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从1994年来到广州、跟随军中的曲艺名家杨子春学艺,北京男孩揭熙和搭档的湖北男孩王磊很快以“逗笑、逗乐”的艺名进入广东人的记忆。一对说着纯正普通话的北方小孩,然后是少年、青年,他们善讲相声,能打快板、唱单弦、演小品……伴随着电视节目和各种综艺、曲艺演出,南方的这对曲艺新星在璀璨舞台上冉冉升起。后来他们更以《冰雪大巴》《谈“心”》《生财无道》等代表作重新北上,受到全国曲艺界关注。

逗哏的揭熙——人们在节目单上常常看到的是他的艺名“逗笑”,今天已是一位稳重的青年艺术家。只有提到在师父家里学艺十年、苦“砸”基本功的经历时,脸上才重新浮现孩子般的服气和淘气。杨子春既是师父,其实也是他大舅,但对他的管教培养一点也没有因亲情而流于宽浮。揭熙12岁时便在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入伍,成为一名“文艺战士”,部队的刚正严明更是造就了他军人的底色。

相声、曲艺是给观众带来轻松欢笑的艺术,但揭熙是以平均每年下部队慰问演出一百余场、在地方演出数十场的高强度来完成的。星夜兼程、下车就上台是常事,而且他还总身兼多职,需要在一场表演当中完成节目主持、相声、快板,甚至小品的任务……但揭熙说,这就是文艺战士的天职,也是曲艺演员的本分。

就在两周前,他刚刚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广州南方剧院的演出是晚上7点半开场,相声安排在第三个节目;另一场佛山的演出也是同天晚上7点半开场,整台表演只有一个半小时,把相声安排在靠后,等着他从广州奔过去再演。当时是周五,还下着小雨,竟然一路畅通,他只用了45分钟就顺利到达,让一直压着舞台节奏的佛山导演大呼奇迹!

在舞台上,揭熙的表演讲求章法,逗笑而不流于低俗搞笑,总是琢磨着要如何反映今天人们的精气神,也让观众在一笑之余留下点思考。他记得师门长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先生的叮嘱,讲相声要和观众自然交流,但不是生活化的放松,而需要“经过修饰的自然”;侯耀文老师也讲,相声一定要好玩,但是要“认认真真地玩”,不是肆无忌惮、随便玩。

除了会演,揭熙也能写,这得益于从小杨老师就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日记都要用押韵的文字来记。他的创作总是贴近生活,又从小处关联时代的大局,例如获得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的相声《冰雪大巴》,就是以2008年粤北冰灾为大背景,别出心裁地从良心未泯的小偷的视角,展现大巴车厢内和沿途军民同心抗灾,最终乐观正义化解了人心和自然界的坚冰。作品中那些大家靠吃营养品抵御严寒、解放军战士把自己带回家的年货分给乘客充饥等细节,都来自揭熙和搭档当时亲赴冰灾“前线”采访的体验。最终,这个“兵抗冰”的故事也给他们带来了包括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在内的众多荣誉。

在段子满天飞的互联网时代,揭熙对于相声的创新持既“开放”又有所保留的态度。他首先强调,创新要以相声曲艺为本体,不能泯灭自己去迎合别的平台,“我所有东西都从这里来,有一份责任不能放弃”。另一方面,他认为,广东确实具有开放包容的胸襟,不仅有普通话相声等北方曲艺形式在这里立住、传开,而且表演者们能进入当地曲艺协会,一定会有更多的融合与创新。

揭熙说:“一代人有一代人开玩笑、享受相声的方式……比如以前我们传统的相声讲究‘三翻四抖’,你得翻三次、最后一抖包袱才有笑声,现在完全不需要,可能一翻一抖观众就反应过来了。但是如果只将网上的段子拼凑,那又算不上相声艺术。我虽然脱下了军装,还是要更多地阅读生活,琢磨咱们当代的大事、当代人的‘笑点’,看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更加个性化的相声风格。”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