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湖南株洲機車廠成功研製出中國電力機車。正在東方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奔騰年代》便是取材這段真實歷史。自10月24日在東方衛視播出後,長期佔據黃金檔收視前三的位置。

作爲我國首部聚焦電力機車發展的電視劇,該劇講述留學歸國的年輕技術員常漢卿博士(佟大爲飾)和戰鬥英雄金燦爛(蔣欣飾),爲新中國電力機車研發奉獻青春的故事。

劇中,佟大爲飾演的常漢卿是留洋歸來的博士,爲了新中國的機車事業,義無反顧、排除萬難回到國內。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佟大爲認爲,這個角色最讓他心動的是主人公對夢想的執着,“爲了新中國的電力機車事業,他個人的發展、地位、安危都可以都不要,非常讓人感動。”

《奔騰年代》聚焦我國電力機車發展 佟大爲:那代人讓人感動

佟大爲:各種題材都願意嘗試,主要還是看劇本和角色。被《奔騰年代》真實的人物和動人的故事吸引,角色年齡跨度大,演員可發揮的空間也很大,是從來沒嘗試過的形象,相信會讓觀衆看到一個新鮮的自己。

作爲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劇,《奔騰年代》也是國內首部聚焦電力機車行業的劇,有幸出演這樣一部劇,致敬新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的先驅,我特別開心,也爲我們國家領先國際的高鐵技術感到驕傲和自豪。

《奔騰年代》所傳遞的奮鬥精神,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爲國築夢,《奔騰年代》充滿熱血,我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激勵現在的年輕人爲夢想去不斷堅持、去拼搏、去奮鬥。

《奔騰年代》聚焦我國電力機車發展 佟大爲:那代人讓人感動

佟大爲:奮鬥精神在任何時代都是重要的。我理解的奮鬥,就是找到一個真的適合自己的方向,去努力打拼的過程。任何年代都需要夢想,如果沒有夢想,人生就會缺少支撐你迎難而上的動力。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努力的人,永遠熱血。

紅星新聞:這部劇讓你最感動的地方在哪裏?

佟大爲:劇中,我們跟國外領先的公司談判,前前後後的對比讓我最感動。技術落後的時候,國外領先的公司不肯跟我們合作,我們只能從國外購買整車來拆解,研究瞭解他們的技術。在條件艱苦的年代,很多行業都需要發展經費,國家依然給了很大力度的支持。目睹機車不斷迭代,從落後到領先全世界,這是兩三代電力機車人共同努力完成的,經歷過他們的一生,才知道有多震撼。

佟大爲:臨殺青前那段時間最難忘。我們拍攝超期,很多人後面還有其他工作,所以最後十幾天要超時拍攝。大概有10年沒有這麼高強度的工作了,每天拍攝18個小時以上,大家每天一見面就加油鼓勁。主要是身體上有點喫不消,廣東很熱,有工作人員拿生雞蛋測試過,放在地上會變熟。但最後一刻我們把戲按時保質保量拍完了,這段時間讓我印象最深刻。

佟大爲:中國高鐵創造了中國奇蹟,作爲中國人覺得特別自豪。出演這部劇,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很多高鐵相關的知識,中國現在高鐵總長度是兩萬九千多公里,比其他國家的高鐵總長度還要長,而且我們的技術現在是全世界領先的。

《奔騰年代》聚焦我國電力機車發展 佟大爲:那代人讓人感動

我記得以前從老家到上海讀書坐火車要28個小時,現在最快的車次瀋陽到上海9小時40分鐘就能到,真的方便很多,並且我們擁有大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能夠獨立研發設計。今天的高鐵已經是中國的一張名片,我們實現了從普速到高速、從引進到出口的歷史性跨越。

我國幅員遼闊,鐵路是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今天的高鐵已經非常方便,是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交通方式。生活中我經常會選擇高鐵出行,尤其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高鐵是既安全又便捷的選擇。

佟大爲:這次我在劇中飾演的是工程師常漢卿,他是美國留學回來的博士,是非常典型的知識分子,爲了新中國的機車事業,義無反顧、排除萬難回到國內。常漢卿這個角色是有歷史原型的,他代表的是新中國第一批爲了電力機車事業,兢兢業業奮鬥了一輩子的工程師。

《奔騰年代》聚焦我國電力機車發展 佟大爲:那代人讓人感動

最讓我心動的是他的前瞻性,以及對夢想的執着和對感情的專一。爲了新中國的電力機車事業,他個人的發展、地位、安危可以都不要,甚至生命,非常讓人感動。用劇裏的兩句臺詞來解釋常漢卿就是:他這一輩子有兩大夢想,一個是在事業上造出比螺旋槳飛機還快的火車,另一個是在生活上和自己的愛人白首終老,一輩子都在朝着這兩個目標奮鬥,最後他都實現了。

佟大爲:我專門請教了真正的電力機車工程師,和他們聊天,瞭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還查閱了新中國第一代、第二代電力機車工程師的資料信息。

劇本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和外語,比如“引燃管整流技術、高壓側調壓開關、可控硅整流”等,花了很多時間去熟悉和理解臺詞大致的含義,學習怎麼看圖紙。如果完全不去了解,單純死記硬背,表演就會失真。

《奔騰年代》聚焦我國電力機車發展 佟大爲:那代人讓人感動

最難的地方就是記憶劇本里特殊符號的讀法,有些專業符號我真是第一次看到,既不是字母也不是數字,查都無從下手,後來專門請教了一位專家,才解決了如何發音的問題。

佟大爲:讓自己浸潤到時代裏最重要。劇中常漢卿出場的年齡是20多歲,是年輕的海歸博士。爲了貼近人物,從進組前就開始執行嚴格的減肥計劃,我大概用了10天時間就瘦到了74公斤,比上大學那會兒還要瘦。以人物所處的時代來看,臉上喫得油膩膩的,和角色不相符。

關於老年階段,導演沒有讓我們刻意去演老態龍鍾的狀態,比如用沙啞嗓子說話、駝背之類。拍戲時接觸到一位80多歲的老院士,他看上去依然是精瘦和幹練的,說話也中氣十足,對身體、對工作都有要求,飯喫到差不多時就停下,喝杯水說“你們慢慢喫,我先走,我還要工作”,我們是奔着這個狀態去演的。

做一個完整的老年妝大概需要六七個小時,之前在電影《太平輪》中也嘗試過老年造型,現在的倒膜體驗比之前稍好一些,以前是石膏和紗布一層層往上貼,七八個小時不能自由行動,現在用了一些新材料代替石膏,速度會快一些,不過鼻子要一起堵上,再趕緊往外呼氣,因爲鼻孔的部分也要做。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峯 圖據受訪者

編輯 彭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