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虹口138街坊旧改生效,首日正式签约率达98.28%

3月27日上午8点58分,上海虹口区138街坊房屋征收签约比例达标生效揭牌仪式举行,首日正式签约率达到98.28%。至此,该地块也成为上海今年全市首个复工复产后生效的地块。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虹口区获悉,3月8日,虹口率先在全市启动138街坊第二轮方案征询签约。这是全市今年首个复工启动第二轮方案征询签约工作的旧改地块。根据计划,今年,虹口区将完成旧改征收6000户。

虹口区表示,旧区改造是虹口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发展,将聚焦群众生活最艰苦、旧改意愿最强烈、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地块,进一步加强与市级主管部门对接,坚定不移推进旧区改造,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居民告别棚户区。

创新“非接触”式工作措施

138街坊东至舟山路,南至周家嘴路,西至公平路,北至岳州路,占地面积22075平方米,共有居民871证,共1011户3615人,证均约4.2人。地块内房屋多为砖木混合结构的二级以下旧里,居民多年来盼望旧改的呼声十分强烈。

2019年8月底,该地块以100%的居民同意率通过第一轮意愿征询。但是由于疫情来袭,原定于今年2月中旬启动的第二轮方案征询工作被迫延期。为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尽快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3月8日,虹口率先在全市启动138街坊第二轮方案征询签约。这是全市今年首个复工启动第二轮方案征询签约工作的旧改地块。

特殊时期,虹口区研究制定了《关于虹口区138街坊旧改征收突发新型冠状病毒事件应急调整签约工作的方案》,做到既满足防疫工作要求,又满足旧改征收签约的需要,切实保障138街坊旧改征收工作顺利进行。

一方面,创新“非接触”式工作措施,提前与被征收居民加为微信好友,线上联系覆盖率达到98%以上。采取电话、微信、视频、短信、快递、预约、上门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沟通、服务居民工作,积极引导拿房,扩大参与率、确保时效性。

另一方面,组织召开居民监督评议小组成员、楼组长、党员骨干会议,做好居民党员思想工作,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街道还安排3个人民调解组采取个别谈话、视频沟通和小型调解会相结合方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虹口区供图

“线上优先、线下预约”,创新签约方式

在签约过程中,虹口区还创新实施“线上优先、线下预约”的签约方式。

所谓“线上优先”,是指对同意线上签约方式的被征收人,经办人员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验证相关证件信息后,优先发放公告、告知单等材料电子版,方便被征收人及时确认。

被征收人确认后,同意网上签约的,可以采取网络系统签约;同意现场签约的,取得同意签约意见,保留相关证据,预先打印《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材料,优先安排被征收人签约时间。同时,对采取线上模式被征收人,在同等条件下,选房摸号顺序号有优先排序。

所谓“线下预约”,是指需要到现场进行材料确认并签约的,需通过电话进行预约,工作时间内每半小时安排三证分批进行。同时,对有特殊困难的居民,由征收事务所经办人员上门与被征收人签约。

对于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居民,工作人员预约面对面沟通,并在21个开放区错时错峰面谈。针对该次征收,采取“先抓签约率暂缓搬家”,视疫情发展情况后续组织搬场。

守好防疫阵地,把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疫情当前,如何确保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为此,嘉兴路街道每天组织专业人员为基地场所消毒,并安排12名安保和5名民警把好各关口,维护基地正常秩序。凡是预约进入基地办公室的居民必须戴口罩、测温、登记和问询。同时,采取“就近签约”、“定点签约”、“上门签约”、“远程签约”。

138街坊辖区内有“五里两坊”,二轮征询启动后小区持续开展封闭式管理。坚持不懈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不麻痹、不松劲、不厌战,在17个出口均有志愿者值守门岗,保持外来人员不得入小区的原则。

此外,嘉兴路街道还坚持以“党建引领促旧改”,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在基地建立临时党组织,每天走访小区。同时,会同区房屋征收中心在基地建立“党建服务站”,为征收地块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服务,并鼓励党员居民带头签约,基地内60名党员实现100%签约,公职人员100%签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