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3月26日晚間,中信銀行發佈年報顯示,2019年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爲18775.84億元、480.15億元,同比增長13.79%、7.87%,淨利潤增速創近6年來新高。

財報顯示,2019年中信銀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餘額達2042.6億元,同比增長近50%,高出各項貸款增速約40個百分點,大幅超出銀保監會"兩增兩控"和央行定向降準最高檔考覈要求。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不良貸款餘額爲爲661.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億元;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逾期90天和逾期6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的比例分別爲75.8%、84.4%,均較2018年末大幅下降;貸款及墊款資產減值損失687.93億元,增長超44%。

普惠金融貸款增長近50%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達到6.75萬億元和6.22萬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1.3%和10.8%;貸款及墊款餘額近4萬億元,同比增長10.80%;客戶存款餘額超4萬億元,佔負債比例達64.95%,比上年末上升0.5個百分點。

貸款發放上,繼續向低風險、低資本消耗的業務傾斜,個人按揭、公司低定價和政府類低風險貸款在新增表內貸款中佔比超過60%。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公司類貸款佔比降至50%以下至48.91%,個人貸款佔比升至43.29%。

image

公司貸款中,製造業貸款餘額繼續下降,佔比降至13.18%,不再是前兩大貸款行業;房地產貸款佔比14.78%,比上年末下降1.85個百分點。

普惠金融貸款方面,儘管政策對股份制銀行沒有硬性考覈指標,但得益於將其上升到戰略高度。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達2042.6億元,同比增長近50%,高出各項貸款增速約40個百分點;央行定向降準口徑的普惠金融貸款餘額2252.77億元,增幅超過50%,佔全行新增貸款的20%。大幅超出銀保監會"兩增兩控"和央行定向降準最高檔考覈要求(即1.5個百分點)。

在增加普惠金融投放的同時還加強風險管控,依託區塊鏈、人臉識別等金融科技手段支撐,研發自動化審批模型和智能化風控系統,加強貸款資金流向監測,明確風險容忍要求。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普惠金融貸款部良餘額和不良率"雙降",不良率低於全行總體不良率。

"報告期內在20家重點分行成立普惠金融部,持續提高績效考覈權重,完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組建客戶經理等專業隊伍,基於真實場景和真實用途,開發一系列標準化產品,構建線上化客戶服務渠道體系,依託金融科技支撐。"中信銀行在財報中表示。

加強資產質量考覈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爲爲661.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89億元;不良貸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

按類型看,公司貸款不良率爲2.60%,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個人貸款不良率爲0.88%,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按地區看,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珠三角和西部地區,不良貸款餘額共計451.06億元,佔比68.22%;按增量看,珠三角地區增加最多,爲 48.20億元,不良貸款率上升0.69個百分點。

按行業來看,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爲34.26億元,較2018年增長超2倍,不良率由0.35%升至1.19%。"受房地產調控影響,部分房地產企業經營下滑,償債能力下降;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建築施工企業也受到房地產市場影響,出現經營下滑,現金流緊張。"中信銀行表示。

"2019年對問題貸款戶實施'名單制'分類管理,積極督導風險化解工作,優化考覈指標,突出對逾期貸款、不良貸款、逾期60天以上貸款比值等指標的考覈。"中信銀行表示。截至2019年末,中信銀行逾期90天和逾期6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的比例分別爲75.8%、84.4%,均較2018年末大幅下降。

財報顯示,2019年中信銀行持續加快不良處置,處置不良本金806.0億,爲歷史最高;清收現金171.6億元,同比增長30%;已覈銷資產清收58.7億元,是上年的2.4倍。

image

不良處置加快的同時,資產減值損失也大幅增加。2019年中信銀行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爲772.5億元,增長32.67%。其中,貸款及墊款資產減值損失爲687.93億元,增長44.06%;金融投資資產減值損失爲42.67億元,同比增長近3倍。

此外,在理財產品方面,截至2019年末非擔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1032.92億元,較上年末上升19.24%,其中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達59.47%。"將加大標準化債券類資產配置力度,做好非標投資期限匹配,適度佈局權益類和跨境市場業務。"中信銀行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