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我院生殖醫學中心舉辦的“生育力保護及生殖外科國際研討會”上,我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梁曉燕指出,對青春期或育齡期接受化療、放療等治療的女性,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可能是唯一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案。本次會議旨在交流生育力保護及保存技術的最新進展,加強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邀請到國內外知名生殖醫學專家、腫瘤學專家、血液疾病專家、卵巢冷凍、卵泡體外培養專家及生殖外科專家,就卵巢功能評估的最新視角、卵子生成、評估、保護及再造以及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護時機等,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探討。

在適當的時間,生兒育女幾乎是每個人的美好願望。可是,現實的情況並非每個人都能如願。很多女性癌症患者放化療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卵巢“資產”已經被損傷了。研究指出,年輕女性如果患了乳腺癌,化療第一年,絕經風險就高50%~90%,42%的年輕女性最終將卵巢早衰。

癌症患者,如何保存她的生育力?近日,由我院生殖醫學中心舉辦的“生育力保護及生殖外科國際研討會”上,我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梁曉燕指出,對青春期或育齡期接受化療、放療等治療的女性,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可能是唯一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案。

化療第一年絕經風險高達50%至90%

梁曉燕介紹,卵巢排出的卵子是孕育新生命的前提,但卵巢也會隨年齡的增加逐漸衰老,出生時,卵巢裏的卵泡還有100-200萬左右。當女孩們來到青春期的門檻上時,卵巢裏的卵泡僅餘30-40萬。在月經來潮以後,女孩們逐漸建立自己規律的排卵週期,每個排卵週期有一簇卵泡(20-30個)同時開始發育,但最後只有1個質量好的卵泡成爲優勢卵泡,成熟並排出卵子,其餘的卵泡全都走向閉鎖。因此,每來1次月經,卵巢裏的資產就必須流失一部分,大多數中國女性年齡達到45-55歲時,進入絕經期,卵巢功能基本喪失。

梁曉燕說,在中山六院,做試管嬰兒的女性平均年齡達34歲-35歲,幾乎每年以1歲的幅度在上升,1/3均是爲生育二孩。

除了年齡的增加會使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外,還有其他因素導致。若盆腔各種手術損傷了卵巢血液供應同樣也會影響卵巢的儲備,各種疾病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手術等均會減少卵巢上的卵泡數量;遺傳性疾病如Turner綜合症、染色體雜合子等使卵巢的本身儲備明顯低於正常者;腫瘤患者的治療如放療、化療後卵巢儲備急劇下降。遺傳、環境及疾病各種因素會使本已經隨年齡增加而下降的卵巢功能更是超加速下滑。

以癌症爲例,在我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統計顯示,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癌症治癒後,這些患者面對的是癌症治療的後遺症,其中包括卵巢儲備下降,甚至是卵巢早衰,放化療後卵巢儲備呈現急劇下降。

在年輕女性中,化療第一年所面臨的絕經風險就高50%~90%,而42%的年輕女性最終將面臨卵巢早衰。

40歲凍卵 生育成功率低至20%以下

梁曉燕介紹,最近10餘年間,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歐美國家,爲癌症患者保存生育力正逐漸成爲腫瘤治療當中的常規環節。其中,較爲常用的技術有:卵子冷凍、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卵巢移位、性腺抑制藥物及抗凋亡製劑等方法。

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及再植技術也是此次大會的重點之一,在生育力儲存過程中,卵巢組織的凍存是最難的那一個。我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方叢主任醫師表示,這一技術在部分歐美國家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早在2004年,已經有比利時的機構報道,146名癌症患者在他們的幫助下冷凍保存了自己的卵巢組織。

方叢介紹,卵巢組織冷凍保存手術操作相對簡單,能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在短短的一小時內獲取成千上萬的各級卵泡,而且不受配偶有無的限制。由於手術創傷小,患者在手術當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並可以開始腫瘤化療,因此不會延誤疾病的診治。

在卵巢組織解凍移植回卵巢髓質上後,只要患者沒有明顯的盆腹腔病理情況,多數患者可以恢復卵巢內分泌功能,並且可以自然受孕,而不需要接受進一步的輔助生殖治療。即使患者因爲盆腹腔的疾病無法自然受孕,而需要求助於輔助生殖技術,移植的卵巢組織仍然可以爲她帶來天然的女性激素,對其身心健康意義重大。1-6年以後,如果首次移植的卵巢皮質組織功能耗竭,還可以繼續解凍剩餘的卵巢組織再次移植,從而繼續延長患者的生育年限。

在既往的病例中,多數患者在術後3-4個月可以恢復月經來潮,術後妊娠的中位時間爲15個月。

此外,我院生殖醫學中心副主任曾海濤則介紹,針對卵子冷凍,如果在30歲凍卵,成功生育的幾率達到60%,如果40歲再凍卵,成功率則降低到20%以下。

下面,中六君再領着大夥兒回顧一下這場盛會吧!

4月26日-28日,由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主辦,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生育力保護專業委員會承辦,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婦科生殖內分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內分泌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康復醫學會生殖健康專委會、我院生殖醫學研究中心、廣東省生育力保護基金會籌備委員會與香港IVFWORLDWIDE聯合舉辦的生育力保護及生殖外科國際研討會暨第二屆卵巢組織冷凍保存的操作培訓班在廣州成功舉辦。

現場座無虛席

開幕式

本次會議旨在交流生育力保護及保存技術的最新進展,加強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邀請到國內外知名生殖醫學專家、腫瘤學專家、血液疾病專家、卵巢冷凍、卵泡體外培養專家及生殖外科專家,就卵巢功能評估的最新視角、卵子生成、評估、保護及再造以及腫瘤患者的生育力保護時機等,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探討。

開幕式上,我院文衛平院長、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冉煒祕書長、我院生殖醫學中心梁曉燕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文衛平院長致辭

文衛平院長首先代表我院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祝賀,對參會的專家表示感謝。他指出,生育是最基本的人權,應該得到保障。我院生殖醫學中心是中山大學各大附屬醫院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發展速度最快的生殖醫學中心,在梁曉燕教授的帶領下,中六生殖技術團隊依靠多年積累的技術基礎和臨牀經驗在治療不孕不育的臨牀妊娠率和抱嬰率方面居於國內前列。文院長表示,希望通過會議的交流與國內乃至國際的同道們相互交換經驗,使生育力保存的技術能夠更深更廣的傳播,以造福廣大不孕不育患者。

冉煒祕書長致辭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冉煒祕書長代表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而後簡要介紹了對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的宗旨,並指出生育力保護專業委員會是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重要的專委會之一,秉承學會的理念宗旨,建立並完善了與本專業相關的服務體系,促進了多途徑多學科的學術推廣和學科建設,爲廣東省甚至全國的生育力保護工作的推薦及患者的健康管理作出了積極貢獻。生育力保護需要婦產科、生殖科、胚胎學、腫瘤學多個專科共同協作完成,本次會議爲廣東省內外生育力保護技術搭建了一個多學科交流平臺,相信會議的召開將爲女性生育力保護方面的學術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大會主席梁曉燕教授致辭

作爲本次會議大會主席,我院梁曉燕教授表示,隨着科學的發展,人類壽命延長,雖然卵巢有年限,但生殖醫學的進步更大,社會的需求也促使了生殖醫學中生育力保護的發展。本次會議提供了一個多學科的交流平臺,希望大家學有所獲,通過多學科的共同交流使生育力保護的理念融入每一個相關專業,最終爲廣大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保留生育能力。

執行主席方叢主任醫師主持會議開幕式

生育力保護與保存新進展專題

我院梁曉燕教授首先爲大家介紹了《IVM在保存生育功能中的應用》。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附屬醫院Claus Yding Andersen教授爲大家帶來了《卵巢冷凍保存新進展》。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千日成教授闡述了《生育治療中的卵母細胞的來源》。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Gill Raviv教授以《男性生育力保存新進展》爲主題進行報告。

日本聖瑪麗安娜大學醫學院YoDo Sugishita教授介紹了《新型閉合卵巢組織玻璃化冷凍裝置的研發》。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嘉茵教授介紹了《非醫療原因卵母細胞冷凍的現在和未來》。

劉嘉茵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楊菁教授還分別就《口服黃體支持新紀元》、《複發性流產專家共識解讀》進行了專題報告。

腫瘤治療與生育力保護專題

我院曾海濤副主任介紹了《子宮腺肌症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謝小明教授介紹了《化療中性腺保護藥物應用》。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高遠紅教授分享了《現代放療技術條件下,保留盆腔RMS患兒器官結構功能的思考》。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孫鵬教授介紹了《女性生育力保護在血液腫瘤患者中的進展》。

我院黃建林主任醫師介紹了《SLE計劃生育、輔助生殖及圍妊娠管理》。

會議最後,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李潔主任爲大家分享了《從卵巢功能保護角度談IVF中的促排卵治療》。

乾貨滿滿,現場座無虛席

此外,中六君還獲悉,本次研討會還於4月26日上午,針對大家所關注的卵巢組織冷凍保存及不成熟卵分離操作,專門設置了培訓班環節,零距離、手把手教導參會學員,提高並規範參會學員們的臨牀操作技能。

全體學員合影

學員認真聽講

卵巢組織切片操作

顯微鏡下尋找不成熟卵

卵巢,是孕育生命的希望,是人類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重要保障。希望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新技術在臨牀的規範化應用能爲每一位患者帶來陽光與希望,讓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屬於自己的天倫之樂。

#清風計劃#

責任編輯:郭松青

初審:李饒堯

審覈:簡文楊

審定發佈:李漢榮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南方都市報

婦產科在線、家庭醫生在線

記者:陽廣霞、王春蘭

圖/銳景創意,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