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科控股吴乐斌:在知识和资本之间挖一条“运河”)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近日公开表示,要改变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低的状态,实现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就要打通知识和资本之间的层层阻碍。

“有人说中国经济体量大,但大而不强,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对创新的贡献低,科技转化率不高。科技企业怎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答案就在于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吴乐斌在12月6日的第一财经新三板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称。

他比喻道,从智本(IP)的海洋到资本(IPO)的海洋,需要挖通一条运河。只有搭建好基础设施,才能实现创意到产品、产品到销售、销售到利润、利润到上市、上市到行业领袖五个阶段跨的越。

他介绍,国科控股投资的企业以“三子”量子通信、光子产业、离子医疗为代表,其中离子癌症治疗技术跻身世界前四,但这些科技成果还处在孵化阶段。

“知识海洋和资本海洋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这条运河怎么挖?就需要搭建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基础设施。”吴乐斌表示。

他介绍,首先是投资的平台。国科控股现在正在组建三只母基金,一只是成果转化母基金,目前已经开始运行。第二只母基金是联动创新母基金,组建完毕后将很快投入运营。第三只是绿色发展母基金,主要是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外溢对接中国成长市场和企业。

“其次是融资平台,硅谷有硅谷银行,以色列有科技保险。中国要具备同样的创新水平,也非常需要科技银行和科技保险。”吴乐斌表示。

他指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还需要各个社会力量的联合,比如国科控股推出的军民融合联盟,人才培养联盟,运营知识产权的双创联盟,及时掌握国外新产品、新技术、新商机的国际智库等等,最终实现政、产、学、研,科技和经济无缝衔接。

吴乐斌还认为,科技企业能否及时进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产业化也至关重要。

“我们投资的800多家企业中现在没有利润的占39%左右。科技创新转变为经济增长,是要完成从科学家到销售员的全链条。”吴乐斌表示,“资本市场规范度和成熟度,与科技企业的成长密切联系在一起。我们正在组织企业关注新三板和科创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