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莫迪爲逐漸擴散的疫情發愁時,印度後院突然發生了一起悲劇。

據印度時報3月23日報道,3月21日晚,在印度腹地蘇克馬地區,印度叛軍"納薩爾"武裝突然對印軍展開了猛攻。在長達5個小時的交火過程中,印度軍警付出了17死15傷的沉重代價。交戰過後,"納薩爾"武裝奪走了印軍的大批武器裝備。

聞訊後,莫迪立刻發文表示,印度爲死去的17名安全人員表示哀悼。新德里強調,必須要對"納薩爾"武裝以牙還牙。

作爲印度本土的第一叛軍勢力,"納薩爾"武裝約有1萬人。一般情況下,"納薩爾"武裝主要在印度東、中部活動。爲報復印度政府,"納薩爾"武裝經常會對印軍發動突然進攻。

當下,盤踞在印度各地的叛軍一直很多,每當印巴交戰時,這些叛軍時不時就會在印度腹地挑起衝突。由於印度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印度的普羅大衆又明裏暗裏支持這些"神祕勢力",所以新德里對這些叛軍只能是一籌莫展。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印度後院第一次傳來噩耗了。早在2019年3月份,也就是印巴在克什米爾激戰那會兒,印度腹地便出現了多股"神祕武裝"。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這些武裝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樣,先後在印度戰略要地滋事生非且不說,還給印度的秩序穩定、日常生產帶去了極大破壞。

值得一提的是,在派別繁雜的武裝分子中,支持巴基斯坦的勢力非常多,對新德里而言,這些勢力是一顆隨時都可能引爆的炸彈。在印度諸多"神祕武裝"中,參加反印鬥爭的勢力也不少。不少武裝分子的家人還曾在印軍炮火中被炸身亡,但爲了生存和尊嚴,他們只能義無反顧。

怎麼看?

第一,對印度而言,種族主義和對外戰爭都是雙刃劍。在經濟狀況不容樂觀、印度對外戰略存在分歧時,莫迪可以通過對巴基斯坦用兵的方式轉移印度危機。但與此同時,這也給印度留下了很多隱患——稍有不慎,印度就可能被分化瓦解。

第二,論合縱連橫,強人莫迪確實是高手(截至目前,美俄英法都已明確表態,會力挺印度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多次印巴衝突中,佔據主動的也一直都是印軍。然而,在提升印度經濟實力上,莫迪政府卻存在很多失誤,這制約了印度的崛起。

第三,印度各邦、各勢力之間的內鬥相當嚴重,贊成印度與巴基斯坦化干戈爲玉帛的人不少,推崇沙文主義(即對外擴張)的也大有人在。這意味着:如果印度在克什米爾兵敗,新德里就必須要面臨印度後院不斷起火的可能。

就目前看,雖然印度人口衆多、地理位置卓越,同時還擁有美俄英法的支持,但印度要想成爲當之無愧的世界大國,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