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12日電(記者:劉坤、王韋翰)近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亞輝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透露:疫情期間,武漢市共收治了8名百歲老人患者,其中7位已治癒出院,年齡最大的達108歲。

記者獲悉,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有3000多名,重症發生率達40%,有90%以上的患者都合併了一種以上的基礎性疾病,儘管救治難度巨大,但救治整體成功率接近70%。

“作爲醫者,我們不能放棄每一個生命。”焦亞輝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所有醫務工作者對所有患者的救治都是不惜一切代價、不計成本的,並不會因年齡而差異化對待。

與年輕患者相比,高齡患者一般具有心腦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醫學科主任杜斌教授表示,即使沒有這些疾病,高齡老人身體多種器官功能也相應衰退。因此,在醫學上,除了“病因治療”外,“器官支持治療”也甚爲重要。

此外,隔離的環境和溝通困難、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等因素,都爲臨牀治療帶來困難。

江蘇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雲教授介紹,江蘇省人民醫院援助華金銀潭醫院醫療隊多措並舉,破解老年重症患者的救治難題。

今年85歲、身患高血壓多年的餘奶奶2月13日即被確診爲新冠肺炎患者,除了有新冠肺炎、高血壓、氣管插管外還存在着多種耐藥菌感染的情況。江蘇省人民醫院醫療隊高度重視,精心救治,反覆研究方案。在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通過科學調整抗生素控制感染,循序漸進的減少鎮靜、鎮痛藥物使用,逐漸調整呼吸機模式,使用增強心肌供血藥物提高心功能等治療手段,老人各項生命體徵逐漸向好。

劉雲告訴記者,醫療隊根據老人病情,爲其開展了帶呼吸機膈肌阻抗運動、四肢主被動活動、坐位腰背部肌肉功能鍛鍊等系統的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嚴格控制每日的出入量平衡,保持肺部相對“乾燥”控制肺部感染,同時加強全身營養支持,4月5日,老人順利康復出院。

除此之外,醫療隊還注重心理干預和綜合康復,堅持及早評估、全程干預和個體化的原則。“老年人出院後我們也還會隨訪,我們有一個溫馨的提示卡會提示老人相關病情症狀和應對方法,包括提醒老人及時去篩查、複診,而後期有什麼情況也都可以跟我們諮詢。”劉雲說。

在高齡老人救治中,危重症患者住院可長達五十多天。焦亞輝介紹,武漢市對患有新冠肺炎的老人實行分級救治,病情較輕的在方艙醫院治療,而對於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一律收到治療重症的定點醫院進行救治。

“我們黨的執政理念是爲人民服務,必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救治更不能有年齡、種族、性別之分。”焦亞輝說。

(編輯:富文佳 朱月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