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輕鬆關注!!

近日有一條報道說:小杰的父母剛生完二胎3個月,已經和父母分牀的9歲小杰開始拒絕自己睡,也不想上學。一天,小杰指着一個牆角說,“媽媽,我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女孩站在那兒,她在衝我笑”,嚇得父母脊背發涼。天津市安定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凌注意到,這孩子有明顯的“退行行爲”,懷疑她已經出現了幻視、幻爲,要求住院觀察。

出現這種情況,聽說是家裏有個剛出生3個月的妹妹,小杰因爲二寶的出生出現“同胞競爭障礙”的症狀。這種症狀屬於一種心理障礙,簡單地說,就是隨着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表現爲對妹妹或弟弟的競爭、嫉妒。

樹心隨風|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你需要重視地家庭教育

給大家講一個事,但希望不要當作故事來看:我媽生我弟的時候,她40歲,我14歲。我也無法接受我自己的地盤裏突然就多出來一個人,於是當時各種鬧彆扭,不願意。我爸我媽那時候好話說過,解釋過還是最愛我,也因爲我死活不肯接受這件事而對我發過火。當時我覺得心涼涼的。 後來我弟出生了,我十三歲開始進入叛逆期,隨後抑鬱,但是家裏人沒有這種意識,直到自己調節才走出來。

到我十五歲的時候,我弟一歲,被接回家,我跟他界限分明,曾經因爲他抱了我的玩具熊在家大發雷霆,於是從那時起他內心開始畏懼我,但是當時看到他無辜的眼神,我心軟了。父母絞盡腦汁協調我跟他之間的關係,我漸漸開始接受他,但是依舊不能接受父母。那時候的感覺就是,他們三個纔是一家人,我是局外人。

現在我26歲了,前幾週迴家的時候還跟我媽說,我已經從家裏獨立出去了,你們纔是一家人。我媽當時差點哭出來。我跟她說,這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我無比真實的感受到子女從原生家庭中分離出去的過程,說不痛苦是不可能的,但是隨着時間流逝,當時的所有感覺都會漸漸變淡。

從我弟出生開始,我就失去了撒嬌的資格,因爲父母說,你是一個大人了,不能再幼稚了。我的所有屬於孩子的行爲與心理從那時起會遭到父母一致的批判甚至厭惡。所以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從內心裏,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不依附於家庭。

樹心隨風|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你需要重視地家庭教育

從這件事情上來說,小孩子不願意爸媽生二胎,從父母角度看,大概會覺得他非常不懂事,但是從孩子自身的心理程度理解,只是認爲爸爸媽媽不愛我了,有一個新的小孩將要剝奪自己獨一無二的愛。

大多數父母準備要二胎的時候,都會臨時跟孩子說“爸爸媽媽給你生一個弟弟妹妹好不好呀”、“你看你這麼多的玩具都沒有人和你玩,給你生一個弟弟妹妹陪你玩,多好”。在此給各位爸爸媽媽一個建議,如果你們準備要二胎,平時對孩子的關愛要給到;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溫馨的家庭中,如果是動輒打罵的孩子突然被告知自己即將有一個弟弟妹妹,他會產生自卑,感覺是自己沒有做好父母才決定再生一個;請不要把“孩子還太小他懂什麼”“他都是我生的,問他幹什麼”當做你可不去徵求孩子意見的理由,因爲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是一家人就要做到有商有量,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意願,不然只會出現上述的情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局外人,自己的想法和不接受沒有得到肯定。

樹心隨風|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你需要重視地家庭教育

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很明顯手背上大多是皮。家中有兩個寶貝照顧不到產生矛盾的情況不會少,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細心觀察、體諒。不要偏倚,不要過度寵溺其中一個,發現兩個孩子之間的問題時一定要當下解決,不要以爲孩子小不懂事,就不去耐心的講道理,作爲人而言,即便再小也能感覺出對立面的尊重和好惡。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小心身邊多嘴的鄰居、親朋,很多時候小孩子心理的波動大多是因爲這些人的“玩笑”,發現這種事情,一定要耐心的給孩子解釋,給予更多的關愛讓孩子從實際中感受到。

樹心隨風|9歲女孩與妹妹爭寵退化成嬰兒——你需要重視地家庭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