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國近代史,就不得不說梁啓超。他作爲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史學家,以其淵博的知識,成爲了清末民國初年的一位風雲人物。梁啓超在匡國濟時、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時,他十分注重對於子女的言傳身教,人們這樣評價梁啓超一家:“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棟樑”。

梁啓超的9個兒女,皆是才華出衆,對於國家有着重大貢獻的棟樑之材,他的教育方式也成爲了中外歷史上極爲成功的家教案例。可能是由於梁啓超這個父親的聲望過大,從而掩蓋了子女的光輝,那麼梁啓超的兒女到底都有何成就呢?

梁思成

梁啓超的長女名爲梁思順,她和父親一樣自幼喜愛詩詞與音樂,這讓梁思順成爲了一名詩詞研究專家。在父親流亡日本期間,就讀於日本女子師範學校的梁思順,曾擔任父親日語翻譯一職,是一位極爲出色的大才女。

梁啓超的長子就是在名聲、威望上能夠與父親相提並論的梁思成,他自幼就是一名學霸,14歲進入清華讀書,28歲獲得美國賓州大學碩士學位。一生從事古建築研究保護工作的梁思成,是中國古建築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他和妻子林徽因都爲中國古代建築作出了傑出貢獻。

梁思永

梁啓超的第2個兒子名爲梁思永,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梁思永從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畢業以後,上世紀30年代,他選擇了回國工作。當時,中國並沒有先進的考古儀器,他和同事們使用極爲簡陋的鋤頭工具,一鋤頭一鋤頭開拓了中國近代考古史上一系列著名的考古工作,比如昂昂溪遺址、龍山遺址的發掘,都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學界獲得了巨大認可,這也讓梁思永成爲了我國近代考古教育的開拓者。

梁思忠

梁啓超三子名爲梁思忠,在衆兄妹中,唯獨只有梁思忠選擇了軍事學院這條路。他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前往西點軍校和美國著名的弗吉尼亞軍事學院進行學習,畢業以後他回國加入了國民革命軍。憑藉着卓越的才幹和美國留學的資歷,梁思忠很快就坐上了第19路軍炮兵少校一職,帶領軍隊浴血奮戰在第一線。這樣的軍事人才本可以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裏幹出一番大事業,只可惜,年僅25歲的他因患腹膜炎病逝,這也讓他成爲了梁思成9個子女中最令人惋惜的一位。

出生於1908年的梁思莊,是梁啓超的第2個女兒,她精通英、法、德俄等外語,在國外留學時極爲熟悉各種西方工具書和書刊資料,這也讓梁思莊成爲了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以及圖書館教育的開拓者。梁啓超四子名爲梁思達,從南開大學經濟系畢業以後,他就成爲了一位經濟學家。

梁思禮

梁啓超三女名爲梁思懿,從小就熱愛社會工作的她,曾擔任過山東省婦女聯合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多個職位。他的第4個女兒名爲梁思寧,在姐姐梁思懿的影響下,梁思寧選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爲了新四軍的一員。梁啓超最小的一個兒子名爲梁思禮,他一生的成就可以父親和哥哥梁思成比肩,梁思禮是中國導彈控制系統的創始人,並參加設計了“長征二號”火箭,爲中國的航天科技做出重要貢獻。

梁啓超曾教育子女:“不求做大官,唯求做大事、做實事”,他的9個兒女也謹遵父親教誨,譜寫了梁家教育史的精彩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