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上的鬥爭一直都是明槍暗箭,說不定哪天的疏忽和不小心,可能就爲自己埋下了“定時炸彈”,所以無論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我們都要學會一些人情世故。行走官場的人大多都是些精通人情世故的官員,而剩下那些正直、敬業的幹部只有被埋沒的份兒。其實,不懂人情世故也是官場大忌,《人民的名義》中就有這樣一位幹部,他爲人耿直正義,工作兢兢業業,然而卻一直都只是副廳級官員。

他就是反貪局的副局長呂梁,可以說他是典型的有能力而沒有關係的人,他是陳岩石和季昌明的一位老部下,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之後,他仍然只是陳海的副手,官居副廳級。按理說呂梁的資歷要比陳海深,而經驗也要比陳海豐富,最後卻只是個副局長。在陳海沒出事以後,本以爲呂梁有機會接替陳海局長一職,誰知半路殺出個侯亮平,呂梁的心裏多少都不是滋味。

劇中像呂梁這號人物並不多,爲人不懂人情,只講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即便是爲人正直的侯亮平,他在官場與人打交道的時候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圓滑。其實,“圓滑”並不一定只有貶義的意思,在複雜的政治局勢中,官員幹部還是懂點“圓滑”才能行得通。而我們從呂梁身上絲毫看不到任何圓滑的蹤跡。特別是當侯亮平第一天來到反貪局接任陳海的職位,呂梁憤怒離局,絲毫不給侯亮平面子,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呂梁是一個不懂人情世故的人。而季檢察長鑑於呂梁和侯亮平的關係不好,於是就把呂梁調往紀檢組擔任組長。

如果呂梁懂人情的話,他就不至於會被“踢”出反貪局。我們在劇中還可以看到,當侯亮平任職反貪局局長,在調查祁同偉以及趙家幫的過程中,不幸被人陷害。季昌明藉此讓呂梁負責了這件事情,肖鋼玉本以爲呂梁和侯亮平之間有過恩怨,呂梁不會輕易放過侯亮平,誰知道事與願違,呂梁在辦事的時候絲毫不帶任何個人感情。由此可見,呂梁不買肖鋼玉的人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在現實的官場中,像呂梁這樣的幹部已經不多見了,不得不說呂梁這種幹部是人民的好公僕。

對於呂梁這個人,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進行留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