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在這一百年裏,有沒有人因爲一個病叫“香港腳”而去歧視香港和香港人。有沒有因爲“香港腳”而看不起香港人。

大家一聽說過“香港腳”這個詞。

小時候我們踢球,如果有誰射門很歪,一腳射門偏出十萬八千里,我們會說這個人是“香港腳”。我原以爲香港腳的意思專指這個,說一個人射門歪。

後來查過資料才知道,原來香港腳是一種病。

這種病的醫學術語叫做“足蘚(Tinea pedis)”,也就是腳上長蘚,世衛組織的命名是tpd-1908。這是一種常見的還可以傳染的皮膚病。一般得病的人最早會發癢、皮膚髮紅還會脫皮,嚴重的人還會有水泡。按照這個症狀來講,其實很多人都有,人們常說的腳氣,其實有一部分就是足蘚。這個病最多病發在腳趾頭之間,其次是在腳底。

足蘚其實不是什麼大病, 它只是很多種蘚類皮膚病的其中一種。預防這個病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首先是防止自己得,其次是防止被傳染。防止自己得的辦法,就是不要長時間悶着腳,保持乾燥,不要見了水還一直把腳裹在鞋子裏和襪子裏 。防止傳染的辦法,主要就是在需要赤腳的公共場合避免長時間光腳,比如澡堂、泳池之類的地方。

而且,香港腳並不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存在很久的病,它直到100年前纔出現。1908年,醫學史上才第一次有了對香港腳的記載,但最近一百年香港腳的傳播非常快,全球有15%的人都患有香港腳,男患者比女患者多。當時香港腳出現的時候,還被認爲只是罕見的疾病,沒想到在一百年裏它的傳染速度如此之快,因爲人類需要用到腳的活動又多了很多,比如旅遊,健身房,徒步,等等。

這個病其實沒什麼好講的,但這個病爲什麼偏偏叫“香港腳”,不叫“澳門腳”,“廣州腳”?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

關於香港腳的來歷,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這樣的。說當年英國人佔領香港時,派士兵駐紮在香港。而香港的氣候和英國非常不同,英國是海洋島嶼氣候,而香港是典型的潮溼悶熱氣候。很多英國士兵在香港都不習慣香港的氣候,但是同時他們又不能換裝,必須穿着一百年前那種長筒大靴,這種穿着在香港這種溼熱的地方很容易就出現症狀,長水泡,發紅,脫皮,瘙癢。而且還會傳染。

以前的人類還沒見過這種傳染病,並沒有對應的名字。這些得病的士兵有些人回到英國接受治療,醫生都很奇怪這是什麼病。英國的醫生都以爲這種病是從香港帶回來的,以爲是香港的特產病,所以起名叫“Hong Kong Foot”,也就是香港腳。

這個病出現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香港腳”的名字也已經傳遍了世界各地。可是在這一百年裏,有沒有人因爲一個病叫“香港腳”而去歧視香港和香港人?從來沒有。香港腳這個名字我們從小就知道,你有沒有因爲這個名字歧視香港?有沒有因爲“香港腳”而看不起香港人?有沒有一說到香港,你就覺得去那裏會得病?我想都沒有吧。

小編想說,以一個城市命名一種疾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凡是有正常大腦的人都不會說這是歧視。只有當你自己玻璃心的時候,纔會覺得全世界都在歧視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