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8日,10年前,北京举办了奥运会,绚烂烟花和“北京蓝”至今仍然令人回味。

而今天,还是台湾的父亲节。大部分国家(地区)都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作为父亲节,唯独台湾和蒙古,在8月8日过父亲节。

抗战牺牲军民有此名录

1945年,对日抗战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八年全面抗战牺牲了许多军人,而其中不少人已经当了爸爸。为了感念这些人,上海热心人士便提出将8月8日定为父亲节的建议。

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

刊载有“庆祝父亲节”的上海报纸

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曾任外交总长)、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

但这次倡议影响有限。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复旦大学原校长,校园内至今有“登辉路”)、钱永铭等数十人,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

其理由是——

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国民政府批准了这一建议。

当年的“父亲节手册”

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国定“父亲节”。当天,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红花;逝世者,佩白花。

在台湾,8月8日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父亲节”。

【微信公众号:台湾论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