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飛出水面時,飛魚立即張開又長又寬的胸鰭,迎着海面上吹來的風以大約1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飛行。今天小編就介紹一種帶翅膀並會“飛”的魚——飛魚。

俗話說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可是在動物王國裏是不是隻有鳥纔有翅膀並會飛的?今天小編就介紹一種帶翅膀並會“飛”的魚——飛魚。

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在長期生存競爭中,形成了一種十分巧妙的逃避敵害的技能 “躍水飛翔”,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可以暫時離開危險的海域。

當然飛魚並不輕易躍出水面,每當遭到敵害攻擊的時候,或者受到輪船引擎震盪聲刺激的時候,才施展出這種本領來。可是,這一絕招並不絕對保險。有時它在空中飛翔時,往往被空中飛行的海鳥所捕獲,或者落到海島,或者撞在礁石上喪生。有時也會跌落到航行中的輪船甲板上,成爲人們餐桌上的美餚。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晚上,因爲飛魚的眼力在白天敏銳,晚上常常盲目飛翔。(據查 2011年4月14日在中國南海,一條"飛魚"就是自己飛到漁民的船上來的 )

那麼飛魚是如何起飛的呢?真的會像鳥一樣扇動翅膀嗎?答案是否定的, 說得確切些,飛魚的"飛行"其實只是一種滑翔而已。科學家們用攝影機揭示了飛魚"飛行"的祕密,結果發現,飛魚實際上是利用它的"飛行器" 尾巴猛撥海水起飛的,而不是像過去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以爲是靠振動它那長而寬大的胸鰭來飛行。

飛出水面時,飛魚立即張開又長又寬的胸鰭,迎着海面上吹來的風以大約1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飛行。當風力適當的時候,飛魚能在離水面上4米~5米的空中飛行200米~400米,是世界上飛得最遠的魚。有人曾在熱帶大西洋測得飛魚最好的飛翔記錄:飛行時間90秒,飛行高度10.97米,飛行距離1109.5米。

雖然飛魚不能像鳥一樣高空飛行,但是卻像人們闡述了兩個道理:

1、物競天擇(任何生物需要適應環境才能生存,環境的變化也會促進生物體的變化)。

2、人們的認知是有侷限性的(一個是時間的侷限性;一個是空間的侷限性),對於某個時間發生的某些事情我們需要時間去認識去了解。我們在現有的空間裏很難預測另一個空間將會發生什麼,即使是同一空間的不同區域。比如陸地和海洋。飛魚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摘自微信公衆號:奇異世界(qiyishijie007)

相關文章